结构化教学,让数学学习自然发生
发布时间:2020/5/2 16:23:36 作者:张韵雯 浏览量:11751次
疫情当前,抗“疫”有责。为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大数学学科研训力度,推动课堂教学改革,2020年4月29日、4月30日,为期两天的江苏省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戴厚祥)第三次研修活动“为结构而教——未来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新路径”线上研修活动在南京市月华路小学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的多位著名高校数学教育专家、一线优秀教师通过直播平台阐释了他们的前沿观点和独到见解。江宁区全体小学数学教师在线参加了本次主题研修活动,南京市月华路小学的全体数学教师更是在做好防护工作的同时,在学校一(5)班集中开展线上学习。
一.云端论坛,专家引领,研修有高度
4月29日的研修活动在特级教师戴厚祥老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他首先介绍了参加此次活动的主要嘉宾,对他们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接着,江苏省教师培训学会周成平会长致辞,他肯定了本次研修的现实意义,并对专委会活动提出“展示的窗口、交流的平台、学术的讲坛和友谊的盛会”的愿景。然后,江苏省教育报刊总社沈本领副社长发表讲话,他肯定了名师工作室的四大鲜明特点:高覆盖面、高手云集、高观点、高质量机制,并代表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对工作室的各项活动表示支持。
开幕式结束后,一天的精神盛宴即将开始。专家报告板块由南京市学科带头人程香老师主持。
第一位是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孔企平教授,孔教授在宏观上从内涵、趋势、核心、目标四个方面为我们阐述了结构化教学。第一,结构化教学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第二,结构化教学体现了国内外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第三,结构化教学的核心是体现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第四,结构化教学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整体发展。孔教授这四点思考加深了我们对结构化教学的认识,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接下来,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陈静安教授带来题为《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生态化结构教学研究:知识与方法结构及案例分析》的讲座。陈教授的讲座理论高深,表达却浅显易懂。她从问题背景、理论基础、课标与数学生态结构化教学的联系、实施生态教学的必要条件等几个方面展开,介绍了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分析策略,梳理了小学数学生态结构化教学导图,引领着我们从课标中寻找理论支撑,明确实施路径,带给大家很多启示与思考。
下午,首先由南京师范大学宁连华教授做《指向深度思考的小学数学生态结构化教学探析》的讲座,从生态教学审思、结构教学意蕴以及审稿发现的三个问题开启,引人深思,围绕对结构化教学的认识与思考,数学生态结构化教学的目标定位,数学教学的根本,数学深度思考的内涵及其实质、深度思考视角下的数学结构教学路径五个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从理论高度帮助我们明确了结构化教学研究的目的与方向。
理论学习的归宿是实践。在接下来的交流活动环节中,戴厚祥名师工作室的两位学员代表介绍了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如何践行生态结构化教学的。
海安市明道小学教育集团的王玉东老师做了《生态结构化教学主张及实践策略》的专题讲座,他从生态结构化教学的内涵、主张、策略给我们做了经验分享,从而在认识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大主张与三大策略,他在讲座过程中穿插了许多教学实例,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来自溧阳市平桥小学的芮金芳老师与大家分享了《结构化教学,指向儿童数学深度学习》的报告,她以自己践行结构化教学的经验出发,辅以“货币的故事”,给大家详细介绍了她的结构化教学过程,并总结出结构化教学“整体关联的视角、迁移生长的内容,教学内容开放动态、教学过程连续循环”的四个特点。
一天的学习接近尾声,本场活动的主持人程香老师进行了总结,她呼吁大家沿着生态课堂新路径出发,由知识结构入手建构认知结构关注课堂结构,做到心中有结构,眼中有学生,同时成就更好的自己。
4月30日的线上学习活动继续进行。上午的活动由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月华路小学谭长存老师主持,她向大家介绍了参与本次活动的各位嘉宾,并期待大家能够有精彩的收获。
紧接着,现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学处主任,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华应龙老师带来了他的经典的“化错教学”——以《化错,做思想的魔术——“我不是笨小孩”为例》这一主题的讲座。他着眼于“就您会解这道难题吗?学生会吗?学生为什么自己会了?”这三个方面做了深刻地讲解。
华老师从教学实录片段出发,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试误”的过程,有些错总是要犯的,犯得越早,损失越小。最好的学习是求不知,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华老师强调要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孩子们不再把犯错误当作一件见不得人的事,而是必须充分认识到,错误是很有价值的,所以孩子才会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的教育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了数学的教学上,而应该成为我们所有教师的教育理念。
聆听华老师的每一个化错案例背后热情且值得深思的故事,“云端”的所有数学老师认真记录,感受着每一个数学思维的跳跃。确实,学生的错误是一个宝贵而丰富的资源,我们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错误,把错化为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后,特级教师席爱勇老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整个讲座既高屋建瓴,又贴合实际,先进的理念、丰富的案例、科学的数据,给老师们极大的启发。席特的讲座使教师们进一步了解了结构化学习的历程,目标了结构化学习的实践路径。教师要在深入解读课程标准、正确把握教材、明晰学生学习起点的基础上,科学制定目标,关注不同基础学生在新知学习过程中的不同表达方式,关注差异性。
席特提出,教师要合理把握好数学知识的整体框架,并能结构化地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就不会沦为“粗暴的给予数学知识碎片”。当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边学边“串”,将数学学习整体化,最终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链”,更多的是数学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提升。
短暂的午休过后,一份精神文化的盛宴、一场数学结构的教与学的碰撞,在周善伟老师的主持中拉开帷幕。学员们聆听了来自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刘娟娟教授开展的以《从认知角度看数学结构化教学》为主题的讲座。
刘教授从对数学认知结构的认识、认知结构观点下的数学理解、为促进理解的数学结构化教学这三个问题来探讨交流。刘教授强调对数学认知结构的三个方面的教学启示:重视对“结点”/核心知识的教学、加强“联线”/过程和方法感悟的教学、注重数学认知结构的比较和优化。数学结构化教学,要求教师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审视课堂教学,站在系统的高度、结构的角度审视数学课堂,优化课堂教学。
最后,由名师工作室的两位学员代表就如何进行生态结构化教学的教学实践进行发言。
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李加树老师带来《结构化教学:数学教学的理性回归》的深刻理解,李老师从生态结构化教学的内涵诠释、价值认识、实践建构这三个方面给我们做了经验分享,其中就生态结构化教学的实践建构的三点展开了重点详细的阐述:梳理与整合:从点到体,在序列中建构;同化与顺应:突出本质,在类比中理解;勾联与突破:跨越认知,在整合中重构。李老师强调结构化教学要立足元素关联、立足不同视角、立足相关特性,从而在知识点的局部建构中认识整体。
常州市花园第二小学孙丽燕老师带来《结构化教学赋予儿童带得走的智慧——以整数概念教学为例》的交流分享。孙老师结合一线教师的实践抛出两个问题:对于整数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理解并思考了多少?对同一专题的教学有结构化长程设计了吗?孙老师就这两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交流思考:结构化教学,我们的浅显理解与思考、反思日常教学的问题存在、实践策略探索尝试。孙老师强调结构化教学赋予学生带得走的智慧,避免教学的散点化、割裂化、活动化。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形成知识过程方法结构,回归学科的本质,让教师有结构的教学,让学生有结构的学习,学会思维,获得带得走的智慧。
二.线下相聚,抱团发展,学习有深度
连续两天的专题线上学习落下帷幕,南京市月华路小学的数学老师们相聚繁花如景的月华园,一起研讨,珍惜这此特殊的学习机会。学然后知不足,行然后明方向,思方能领悟和吸纳。在这特殊时刻,南京市月华路小学的数学老师将继续广泛学习,拓展自身知识储备,积极开展教研提升自我。四月里,最美的不止是繁花,还有月华教师学习的美丽身影。
相信每一位月华教师都会努力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并且在这个“加长版”假期中继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也定能将这两天的学习好好消化,向各位专家学者看齐,提升自己的日常教学水平。
下一篇:感受朗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