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教改在行动 高阶学习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1/4/16 22:15:22 作者:陆文 浏览量:2172次
月华教改在行动 高阶学习促发展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开展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项目研究答辩活动
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扎扎实实做教改,真真切切促发展。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教改的研究内涵,丰富研究成果,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形成,提升教师开发课程的能力和教学专业素养,在校长室的引领和课程开发部的组织下,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团队以学校成功申报的南京市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能力之锚:儿童高阶学习导航图的自主建构》为依托,于2021年4月16日下午,在分享厅开展了项目研究答辩活动。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丁红生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月华路小学谭长存老师,教学管理部、课程开发部陆文主任、何雨林主任、后勤管理部徐叶兵主任以及月华路小学教师代表李先锐老师担任了本次项目研究答辩活动的评委。
名称:《基于高阶思维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实践研究——以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为例》
简介:倾听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刚刚步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正是养成倾听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一年级数学组全体教师认为发布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通过综合、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专注倾听的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团队:杨柳、王颖、严夏、梁菲、唐益天点评:此项目聚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倾听问题进行研究,切入口小,具有很好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够得到培养,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够得到优化。
名称:《音乐教育新体系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简介:音乐组教师认为音乐艺术是感性活动,只有融入了体验的音乐学科知识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也是小学音乐音乐课堂追求的方向。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音乐教育新体系的理论及实践经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
团队:李聚萍、魏雯雯、张彩霞、陆文婷、张虞函、陈晨、吕兆蓓
点评:此项目的研究,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同时,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个性化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多元展示自我,收获更多成长的精彩。
名称:《小学低年级空间与图形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渗透策略探讨》
简介:“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二年级数学备课组老师们一致认为在低年级的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应该渗透高阶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形成空间观念,是很有帮助的。
团队:卢一、姬倩、刘振瑶、邹琳瑛、林梦頔、李聪点评:本项目的研究旨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名称:《指向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的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简介:一年级的儿童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一年级语文教师团队从汉字本身规律着眼,改变以往枯燥单一的识字教学方法,探索多种有效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让学生感受到汉字文化魅力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团队:张姝 祝慧敏 王心柔 陈惠惠 何畅 夏正 叶畅 沈银雪 李娜 梁紫蔚 郝圣红点评:本项目能够围绕低年段教学的重点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价值很高。相信通过一年级语文语文组全体教师的努力,一定能够在寻找到识字方法的多样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对比、联想、创造等高阶思维品质。
名称:《以问题解决能力为导向,实现儿童高阶思维可视化的研究》
简介:科学组教师在实践研究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发现低年级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想要全方位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就要努力实现思维可视化。她们认为以问题解决能力为抓手,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和探究实验教学,能够训练低年级学生的高阶思维,让儿童思维可视可见。
团队:胡蓉、李秀艳、冯凯月、吴悠、程凡凡
点评:科学组延续并拓宽了上学期的研究内容,引导学生发现和提炼问题,通过分析、创造等高阶思维,帮助解决问题,借助画思维导图、制作教具、模型等方法,让思维可视可见,真正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名称:《借助绘本,提升小学生美术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简介:绘本是以绘画为主,兼附少量文字的书籍,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该项目尝试将绘本引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中,在“话”与“画”统一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表达水平,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
团队:耿天誉、高雅洁、潘睿、董梦妍、笪彦祺、夏家佳、徐涛、王亚楠、张娇、杨舒玥点评:美术组开展的该项目研究,以学校校本课程为载体,将故事表达与孩子们喜欢的绘画形式融为一体,让语言与画面结合,设计出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美术活动,为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他们飞向更广阔、更美丽的天空。
名称:《以情治情,以智启智——培养高阶思维的小学语文“情智”识字研究》
简介:在小学语文低年段教学中,识字教学仍然是教学的重点,二年级全体语文教师认为在此阶段的教学中,要能够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团队:卢紫慧 王玲 周玲 何雨林 徐雪婷 朱羽彤 黄江艳 李巍 王倩莹
点评:该项目研究以“情智教育”为理论基础,以高阶思维训练为方向,开展课堂识字教学与拓展能力的研究。通过明确多维目标、创设多样方法、实施多元评价等多重途径,进行识字思维能力和情感熏陶的培养,创造“创新识字”的方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此项目颇具有研究价值。
名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高阶思维学习任务的设计 》
简介:该项目研究以三年级数学为例,以核心问题为任务驱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通过设计符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学习,从而获得高阶学习能力。通过自我反思和评价获得新知识、新思维,实现教学真正的价值。
团队:朱丽霞、张玉红、王雪、高颖、陈慧慧、梁贵、刘菊、张蕊
点评:该项目研究的文本撰写十分规范,研究内容非常丰富,通过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对比,探究多元化学习路径,通过专业书籍的阅读、经典课例的分析、课堂观察和研究,努力开发出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任务清单。
名称: 《让学生的高阶思维可见的实践研究——以图形几何为例》
简介:目前,社会对学生学习已从知识与技能的习得转向思维的学习,从浅表的零碎信息的获取到深层次的理解与应用,从强迫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有意义的建构,这种在教与学上的转型可能已经超出了教育领域的“意愿”。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学必须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怎样在课堂中捕捉学生高阶思维,让学生高阶思维通过一定的途径、方法、手段呈现出来,是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团队:谭长存、丁其贵、周美娟、胡华芳
点评:四五年级组研究的项目,通过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用优化后的教学设计进行课堂实践,总结高阶思维可见的方法、手段和途径,形成可操作的策略并能进行推广,具有前瞻性、延续性和独特性。
名称:《英语短剧提升学生高阶思维的实践探究》
简介:短剧表演因其重沉浸、多体验、常合作的特点广受师生的青睐。一个“热闹”的英语短剧表演,时常有之,可热闹后能让学生获得到有意义的实质性收获吗?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能否运用好短剧这个绝佳“语言工具”去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呢?基于此,英语组教师提出了本次项目研究的主题。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共情能力,结合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听、说、演、想、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团队:张琪、李志兰、李娟、樊丽丽、李艳、张韵雯、李雅兰、张宇婷点评:英语组的项目研究主题新颖,且能够结合学校之前做过活动进行深度反思,并开展进一步研究。在课堂中将戏剧与剧场的技巧,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创新,能够加深学生对英语学科知识的理解,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
名称:《基于儿童想象力,指向儿童高阶思维——以中、高年段诗歌教学为例开展教学探究》
简介:诗歌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为璀璨,也是最具美感和培养审美能力的一种文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小学生在语文中的诗歌鉴赏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对培养学生的自我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诗歌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建立健全高阶思维能力。
团队:丁红生、陆文、夏银、刘静娴
点评:本项目的研究旨在培养与提升儿童想象的高阶思维品质。四、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希望在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领会诗的意境,把握诗的思想内容,理解诗的精练优美的语言,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结合文本,综合运用写作、绘画、手帐、动画制作等形式进行诗画集展示。此项目研究基于教学实际展开,具有实操性和示范性。
名称:《基于思维导图的学习模式在写景文中的应用——以部编版三下第七单元为例》
简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庞大的分支。如何教好写景文,让学生学会写景文的表达技巧呢?经过三年级组语文老师们的反复研究,他们认为使用思维导图,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更能有效作用于阅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基于此,他们拟定了本学期项目申报的主题。
团队:张轩慈、李先锐、孟迎梅、黄巧燕、黄雪梅、甘胜欢、宫雪敏、朱尧、干书云、陶明月、卢蓉、韩华点评:这一项目的研究切入口小,研究目标聚焦于写景文的教学,易于研究,也容易出成果。希望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三年级组的语文老师们能够真正梳理出阅读课堂中行之有效的经验与方法。
名称:《面向设计思维的小学中高年级“3D打印技术+创客教育”的实践研究》
简介:本项目旨在通过3D打印技术的实践研究,探寻3D打印技术与创客的融合,提升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创新与创造、对比与综合的高阶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而培养适应社会进步的新时代人才。
团队:徐叶兵、梁梦云、李阳、钟攀
点评:跨学科融合是实现学生思维生长的一条重要路径。本项目的研究,旨在将3D打印技术和创客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对比分析、综合运用和创新的高阶思维品质。相信经过信息组的研究,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六位评委老师在听完每个项目组的汇报后,分别进行了点评。他们一致认为每一个项目组都能结合平时教育教学,直击教育痛点,瞄准教学目标,寻找恰当的研究切入口,进行研究,同时也对项目的下一阶段推进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项目组能够增强成果意识,紧扣项目研究的题目,紧紧围绕题目中的关键词,以学校教学改革为依托,扎扎实实,进行项目的深入研究。
教改在行动,高阶领发展。本次项目研究答辩活动让老师们在原有的基本思路上,不断创新,不断进取。希望在接下来的探究实践过程中,团队教师能深研之,慎思之,不断深入钻研,不断反思改进,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上一篇:动漫文化 扎根月华
下一篇:在教研中沉潜,在教海处探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