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夜话(第二期)∣有“颜”有“言”,“慧”沟通
发布时间:2021/12/18 22:43:37 作者:王玲 浏览量:1037次
我们千方百计地想要提高自己的颜值,就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喜欢我们、认可我们。教师关注自己的仪表,让自己有“颜值”,其实传递的是对学生和家长的尊重,是一种社会文明和道德的示范。而努力让自己有“言值”,更会生成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世界。
“优秀班主任都是沟通高手!”为了让年轻班主任掌握人际沟通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提升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南京市月华路小学第二期“月华夜话”在“月亮湾”如约而至。在这里,憩咖啡,心相伴,杯中有故事,你我共分享。
活动伊始,老班们习惯性地按年级组抱团就坐,“大风吹”游戏指令一经发出,全场老班们立刻活力四射,按主持人的口令迅速抢座位、调整同伴。几轮游戏后,老班们沙龙研讨的座位来了个“乾坤大挪移”,参与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更有老师调侃道:“我们是羽绒服队……我们是素颜队……我们横跨所有年级,请叫我们123456……”夜话的氛围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全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参加此次活动的都是35岁以下的班主任,是一群年轻富有朝气的班主任,也是一群善于学习的人,榜样就在身边,随着主持人的提问,大家纷纷开启了“夸夸”模式。卢紫慧老师首先发言,师傅周玲老师身上有我们学不尽的亮点,她待人和善,与家长沟通充满智慧,让孩子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李巍老师和陈灿老师是这学期新结下的师徒情缘,在李老师眼里,陈老师精致有颜值,在陈老师眼里,李老师眼里有光,脚下有路,是美貌与智慧集合体,是颜值与言值并存的月小代言人。看来,月华园的老班们都独具慧眼,无论是外在的“颜”,还是与人交往的“言”,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和借鉴。
“老班们”虽然平均年龄不到27岁,却不乏沟通技巧高超的“超能小白”。瞧!开学初,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小张老师,就遇上了棘手的调班诉求。沉稳的她在了解家长诉求和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后,有理有据地向家长说明学校的阳光分班制度,告知家长孩子的学籍系统建立的严肃性。又站在家长的角度,提出两个孩子分开接送、教育、辅导的困难性,还指导家长从内部找原因,不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不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并且承诺在校学习和生活中,老师也会给孩子必要的帮助,教会孩子拓展交际圈,减少孩子之间的摩擦。如此棘手的家校沟通问题就在张老师智慧的语言中妥善解决了。
陈慧慧老师和他们班的家长亲如一家,关系特别融洽,是月华园出了名的家校沟通高手。她热情地和新手老班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那便是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说家长之想听之言。
语言的魅力在于互通有无,表达事实的同时更要传递情感态度。在理解,思考,领悟的过程中,去体会意境思维。两位班主任的做法对老班们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提升有了一些借鉴作用。
面对不同学龄的儿童、面对不同类型的家长,年轻的班主任们在与家长沟通时难免会有很多困惑。成功的经验虽然可取,但困惑也要及时说出来,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于是“头脑风暴”环节得到了老师们的追捧,他们研究分析小组内共同的难题,讨论分析,寻找沟通良策。夜话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老班们图文并茂,发挥自己的学科特长,整合思维,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讨论结果一一呈现。明快的色彩、精准的表述,“新手小白”也充满沟通智慧。老班们学会了有效的沟通源于了解,走心的沟通源于尊重。
为了检验老班们沙龙研讨的学习成果,主持人给大家出了一道“难题”:课间时间小A和小B打架,小A差点挥拳打到小B的眼睛,批评教育后,班主任电话沟通小A爸爸,得到的回应却是:“男孩子就该有阳刚之气,孩子们之间的事让他们自己解决,找我没用!”此时的班主任该何去何从?问题一出,老班们跃跃欲试,各显神通,有的直接转换沟通对象,让妈妈劝说爸爸,保持家校共育的一致性;有的从孩子的交往现状、身心健康出发,以孩子的长远社会化交往能力为突破口,说服爸爸关注孩子的交往方式指导。岂一“精彩”了得?!
常听家长开玩笑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最小的主任却肩负着最大的责任。“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心灵交汇处,是语言的力量和沟通的艺术最美好的呈现。愿这段夜话,在老班们心灵深处,开出育人最美的花朵。
撰稿:潘 琪 张 琪
校对:张 琪
审核:夏翠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