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打造音乐“新”课堂——江宁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1/12/24 11:16:51 作者:张彩霞 浏览量:1881次
聚焦核心素养 打造音乐“新”课堂
——江宁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携一份冬日的暖阳,让美丽的音符,演绎美好,赴一场音乐的盛宴,让共同的期许,蓬勃生长。12月23日上午,由江宁区教研室主办,南京市月华路小学承办的“江宁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月华路小学分享厅举行。来自全区五十多名音乐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江宁区音乐教研员褚红芳老师主持了本次活动。
本次研讨交流活动,分别有月华路小学张虞函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萤火虫》,吕兆蓓老师执教的四年级《喜洋洋》和张彩霞老师执教的《幽默曲》。
第一节课,大家观摩的是张虞函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萤火虫》,她通过富有童话色彩的语言配合三拍子体态律动引出萤火虫谜语,让孩子们在神奇、梦幻的氛围里进入课堂学习。紧接着,她通过一闪一闪的手电筒光源,让每一位孩子最直观的通过光芒感受和体验三拍子强弱弱的规律,感受萤火虫在夜空中舞动的样子。随后,张老师带着孩子们跳起“萤火虫之舞”,在身体律动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意境。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摆脱被动接受音乐,孩子们在玩与动中自然而然的熟悉了歌曲,学会了演唱。张老师在课堂中,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教学环节设计过渡的自然流畅。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她能紧紧抓住每个孩子的心,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到每一位孩子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整堂课在优美、轻松的愉悦氛围中结束,充分展示了她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第二节课是由吕兆蓓老师执教的四年级《喜洋洋》。吕老师抓住了乐曲和新年气氛的紧密关系,先是以竹笛演奏,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自然过渡到过新年,再由“年”的传说切入,让孩子以如何赶走年兽展开思考,自由创作,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孩子们用手模仿了鞭炮和烟花的绽放,随即吕老师用铃鼓将其结合在一起,伴随着乐曲的A主题和孩子们一起律动,在律动中感受A主题的热闹欢腾,紧接以成功赶跑年兽,庆功的烟花绽放为由,发现烟花中的笔画,跟着音乐写下“福”字,紧贴情景中的年主题,通过激趣的方式,孩子们在音乐声中写福、传福,感受乐曲主题情绪的变化。整节课结构清晰完整,情景紧密贴合乐曲主题,乐段衔接环环相扣,设计有亮点,律动也非常有趣,能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乐曲的教学,孩子们也能在热闹好玩的状态了解音乐感受音乐,让我们看到了一节创新独特的音乐课!
最后一节课,大家欣赏到的是由张彩霞老师执教的三年级《幽默曲》。张老师以蒲公英为主线贯穿整堂课,灵动而唯美。学生通过摸蒲公英、吹蒲公英、用丝巾表现蒲公英飞舞的样子等不同形式,感受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创作的《幽默曲》中的每一个乐段所表现出的不同的韵律和色彩。学生随着节奏明确的主题一音乐跳着轻快的步伐抚摸蒲公英,男生邀请女生的环节更是让课堂变得格外精彩。同时学生通过唱起“飞舞的蒲公英”之歌搭配飞舞的丝巾,变身一颗颗蒲公英随着音乐律动,绘出一幅曼妙画卷。整堂课的环节连贯而有趣,在张老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在感知音乐、表现音乐中掌握了乐曲的结构,在享受音乐的同时音乐素养也得到了充分的提升。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三位老师的教学,各显魅力,各显精彩,灵活运用“新体系”音乐理念,创造出了“全新”的音乐课堂。真正以学生为出发点,给学生以“美”的音乐体验,多维度地让学生去感受与表现音乐,切实做到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习美、让学生在音乐中创造美”。师生之间的精彩表现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活动最后,江宁区小学音乐教研员褚红芳老师就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对三位老师予以充分肯定。褚老师认为,本次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实践教学理念、学习交流的平台,无论是执教老师还是听课老师,都能以此次教研活动为契机,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切实落实核心素养,真正让艺术点亮课堂,让给音乐浸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下一篇:专家指导,优化音乐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