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专业素养,做有魅力的教师——
发布时间:2022/3/8 13:56:13 作者:张轩慈 浏览量:1788次
提升专业素养,做有魅力的教师——南京市月华路小学邀请严必友老师做专题讲座
为落实双减政策,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3月8日,我校邀请了全国知名专家江苏省特级教师严必友老师,做了一场题为《现代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与发展》的专题讲座。
01思想的深度决定发展的高度
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浅薄无知。”如果教师专业知识不扎实,教学中必然会捉襟见肘,穷于应对。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严老师认为:具备以下这些素养的老师才能称得上是一位好老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超凡的文化魅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优秀的组织力和调动力,卓越的创造力。
02理解课程才能实施教学
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是学校提供给学生在学校期间得以获取知识、能力、人格以及学习经历等一切活动的总和。影响、决定校与校之间差距的往往是校长和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能力和课程质量。严老师认为:专业发展比较成熟、突出的教师一定是在课程能力的提升上比别人做得更好。优秀教师会创造和利用一切有益于学生成长的环境和资源,整合到自己的教学中。教师的课程能力包括:课程理解能力、课程规划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评价能力、课程整合能力。教师要具有宽广的课程视野、深刻的课程理解力,并能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拓展与补充,提高课程实施质量。教师应努力做到:
(1)打通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2)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脉络;(3)提炼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外在结构;(4)注重表达方式:学科语言、学科符号等;(5)展现学科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03在教学反思中改进与提升
严老师认为,教学的点滴心得都是宝贵的财富。要善于对日常教学活动中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行为和现象作一些推敲、反思和改进,使教学过程不断优化,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课堂六问 :教什么?为什么要教?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教得怎么样?如何矫正与补偿?
04努力做“四有”好教师
严老师在讲座中分享:教师要努力做一个有理想、有情怀、有能力、有魅力的好老师。教育情怀就是对教育的一种持久、特殊、难以割舍的感情,这种感情源自对教育发自内心的深沉的爱。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人格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教师是一盏灯,人的能力也许有差异,但我们多多少少能照亮一个学生一点点路,仅此而已。一个学生在基础阶段可能会遇到很多个老师,你就是其中的一盏灯:你亮一点,他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过于暗淡,他可能不得不徘徊。”所以,让我们擎一盏明灯,让学生走得更远、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