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词教学中彰显经典文化的魅力
发布时间:2018/11/24 11:13:11 作者:陆文 浏览量:1355次
在古诗词教学中彰显经典文化的魅力
——月华路小学开展“请进来”区学带送课活动
11月23日下午,南京市月华路小学邀请到江宁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到学校送课,让月小教师足不出户就能向大师们学习,与专家们面对面交流。在夏翠莲校长和丁红生主任的带领下,月小全体语文教师都非常珍惜此次学习的机会,积极参加了这场活动。
第一节课由潭桥小学的唐珊珊主任执教《夜宿山寺》。唐主任从对诗开始,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水到渠成地引入到本课要学习的李白的另一首古诗《夜宿山寺》。在教学中,唐主任把读古诗的教学分为四步走:一、读准字音;二、读好节奏;三、读出理解;四、读出情感。在读好节奏的教学环节中,唐主任采用师生合作读的方式,带领学生自然而然地读出了停顿,读好了这首五言诗的节奏感。读出对诗歌的理解,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亦是难点。唐主任利用古汉字的演变,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宿”的意思,从而读懂了诗题。接着她用简笔画的方式呈现出了诗歌所描绘的景象,给在座全体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中,唐主任抓住“高”带领学生想象画面,品读诗句。采用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法,紧扣重点生字词,如“崖”、“星辰”、“恐惊”,逐步理解诗歌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出理解。在积累背诵的环节中,唐主任别出心裁,带着孩子一起吟唱古诗,用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学生的兴趣更浓厚了。短短20个字的一首古诗,经过唐主任的精心思考和巧妙设计,课堂上呈现出来的内容却是那么丰厚,让学生学得快乐和深入的同时,也习得了读诗的方法,喜欢上了古诗。
第二节课是由江宁实小的姜玲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敕勒歌》一课。在视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欣赏中,姜老师巧妙地将学生带入了辽阔壮丽的草原的情境,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诗歌的距离,随即进入诗歌的学习。借助字源、字义,联系语境,准确地理解了“川”“苍”的意思,通过学生的想象和直观的图片欣赏等方法,让学生理解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体会到了敕勒川的苍茫辽阔与壮丽。在语用的设计上,姜老师也依据低年段学生的学情特点,让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茫茫的什么”,没有流露出低段中高段化的痕迹。教学中,姜老师时刻围绕着识字、写字和朗读展开教学,让学生扎扎实实的读准字音,理解诗意,读出古诗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意,每一次朗读都能听出学生对诗句的进一步理解。在教学生字书写的环节中,姜老师从汉字的间架结构入手,让学生找准每个生字的关键笔画,并在板书中用不同颜色作为提醒,扎扎实实、细致入微的生字书写教学,对于低年段学生工整、美观的书写汉字至关重要。
课后,潭桥小学王蕾副校长进行了精彩点评。王校长表示,这两节课的教学都基于了低年段的课标和学生的学情,教师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对于关键字词的落实和把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王校的点评当中,让我们意识到关注课文中的插图非常重要,插图就是最好的教学资源,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上能起到“帆过无痕,浪过无声”的效果。此外,王校还强调了朗读的重要性,用朗读帮助学生理解,再通过朗读传达孩子们对诗歌情意的表达。她期待我们能互相学习,成长为小语团队中更具专业性的一员。
最后,陈江华科长为大家带了一场关于《小学生怎么读小古文》的讲座。陈科长从小古文特点、小古文在哪里、小学生读怎样的小古文、我们带学生在小古文里读什么、读小古文可行性分析,这五个方面进行了教学经验的分享。陈科长讲座的字里行间透露着他那份对语文教学的情怀,而我们在座的老师也经过陈科的介绍,对小古文的教学又多了一份理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只有不断汲取源头活水。今天的两节课和两场讲座,让我们意识到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带领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让学生热爱并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
上一篇:杭州市临安区岛石中心学校教师团莅临月华路小学参观交流
下一篇:大美月小 佳音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