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您的位置: 首页>文明校园>> 文章
研而知“味”,寻源中华—南京市月华路小学红领巾饮食文化主题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4/1/5 15:46:02 作者:倪海琴 浏览量:952次

研而知“味”,寻源中华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红领巾饮食文化主题研学活动

光的年轮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元旦的饮食文化不仅仅是对美食的追求,更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和祝愿。岁末寒冬,挡不住月华少年们探索世界的热情。1227日,南京市月华路小学的小月芽们踏着冬日的暖阳,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开启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元旦主题研学之旅。

行走的梦想在脚下,最好的课堂在窗外。在这次研学之旅开始之前,学校活动部为小月芽们精心编写了研学手册,涵盖了饮食之礼、饮食餐具、饮食中的职业精神等方面的知识,小月芽们也主动收集相关材料,为这次研学活动做足了准备。

每一次研学,都是为了努力成长!在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孔院长和烹饪博物馆馆长的热情引导下,小月芽们跨越知识和想象的边界,开始了这场探寻之旅。

一、探食从何来?

在中国历史中,吃,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史前时代到现今社会,中国人形成了多种粮食+肉食的饮食格局。这样的食物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呢?带着疑问小月芽们开始了探“味”之旅。周馆长详细介绍了我们中国与西方国家的食物结构区别,小月芽们听得频频点头。“周老师,那我觉得我们国家的饮食更好,我妈妈常说要多吃各种粗粮,身体才能更健康。”是呀,我们的饮食结构能使人体获取丰富而均衡的营养成分,其实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华饮食文化多样而统一的特征。哇,红烧龙虾、糖醋排骨、八宝鸭......看着眼前的一桌“美食”,小月芽们顿时两眼放光。通过周馆长的介绍,小月芽们了解到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美誉的淮扬菜,讲究色香味形,在菜品的搭配上体现了中国饮食的尽善之美。不同地域还有各自独有的谱系,跟着馆长的脚步小月芽进一步解读中国人的饮食格局。博物馆里还有一面引人瞩目的调料墙,小月芽们忍不住凑近鼻子调料闻一闻,细细品味中国的味道。烹饪技术在不断进步,调味品类也在不断更新。无论是食物本身的味道,还是五味杂陈的调和,背后都蕴藏着中国人的无穷智慧。那是兼容并包,那是和而不同。

_DSC6722

二、赏餐饮炊具

俗话说“水火不容”,但智慧的中国古人却在烹饪上实现了“水火相成”:只要让水、火之间有一层薄薄的隔离,它们就能共存相成。这一层薄薄的隔离就是各式各样的炊具和餐具。博物馆内陈列了各种陶制、瓷制饮食器具,时间跨度从晚清至今,它们见证了中华美食文化的传承与演变。“哇,这个盘子真漂亮,上面的小人画得真像呀!要是给我用,我能吃两碗。”小月芽们边走边赏,边赏边思,一个个精美的饮食器具无不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中国的饮食器具在讲求实用的同时,还始终贯穿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e94b6a573afad0216b013fba517016

三、学饮食之礼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象征的“礼”,首先是建立在饮食的基础上。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饮食之礼是文明、礼仪的基础,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培养学生文明素养,是品格教育的重要内容。“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在饮食方面是有很多的讲究的,小朋友们来看......”从烧尾宴到曲江宴,从进食方式到筵席座次,周馆长仔细讲解着古人的饮食礼仪,墙面上的历史记载瞬间变得生动起来。“原来吃饭时的座位有这么多讲究,今年过年我家人的座位我来安排了。”小月芽们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收获,一个个即将变成中华饮食之礼的传承者。

dc82e0b11e323da49c17d4924b9319a

四、悟职业精神

“周老师,这个拿着毛笔写字的也是一位厨师吗?”小月芽们在烹饪小学堂里纷纷停下了脚步,仔细聆听着周馆长对美食家袁枚的介绍。“凡事不可苟且,而于饮食尤甚”,这是袁枚老先生在《随园食单》中的训示。中国饮食,之所以有那么多花样,有那么多说道,其实就在于处处不苟且。小月芽们听得频频点头,相信他们在以后也会细心做事,不会得过且过。除了袁牧老先生,大文豪苏东坡在江阴也留下了“拼死吃河豚”的故事。江阴厨子李炳成被称为“河豚大王”,在烹饪河豚的人生道路上,李炳成坚持精益求精、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他身体力行、努力将烹饪河豚的事业做精、做强。在一个个故事中,小月芽们逐渐体会到了墙上面“站破方砖 靠倒明柱”的厨师精神,一个有文化的未来“厨神”、未来“美食评论家”说不定就此诞生。

_DSC6823

“研”化于心,“学”化于行。每一次出行,都是一次成长。此次“寻味”研学不仅让小月芽们获得了一场知识盛宴,更让他们学会了在生活点滴中寻找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好的教育在路上,我们期待再出发!

_DSC6837

站点统计:今日访问: 6254次 | 昨日访问: 3950次 | 本月访问:70647次 | 访问总数:5068160次 | 文章总数:2695条

联系电话:52779288  邮编:211100  邮箱:njsyhlxx@163.com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至善路6号

CopyRight © 2018-2020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