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管理>>校本研修>> 文章
教学的想象力与富有想象力的教学

发布时间:2019/3/18 9:03:15 作者:丁红生 浏览量:1560次

 

教学是一项富有想象力的事业。对一个欲有所作为的教师而言,如果你不想循规蹈矩地将教学习惯性地视为一种知识活动,如果你不囿于靠教学来维系生存、从而不把完成一节节课堂教学目标作为例行公事的任务,进一步,如果你想使你的教学充满创造性的个性与吸引力、进而使自己的教学活动获得充足的尊重与职业尊严的话,那么,你就得对自身的教学观念做出改变。改变的通道是敞开的,改变的路径是多样的。增强自身的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乃至整个教育活动的想象力,乃是改变自身教学观念,实现对教学的新理解、新体会之最现实、最紧迫的渠道。赋予自身教学以饱满的想象力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以此激发、培育学生学习的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力需要教育的支撑,而这首先需要教师的教学充盈想象力。惟有在富有想象力的教学中方能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富有想象力的教学需要教学的想象力。

中国的课堂教学普遍缺乏想象力,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而关于教学想象力的推究,也基本上是一个鲜有人问津的论题,至于系统而专门的学术探讨则更是凤毛麟角,这也是一个事实。这不能不是一种学术缺憾。近日,喜获同侪学友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潘庆玉教授的学术力作《富有想象力的教学设计——基兰·伊根认知工具理论课堂应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144月出版,以下简称《想象力》)一书,拜读之余,既为其富有想象力的学术洞察力和不落窠臼的学术表现力所感动,亦为其基于学术良知与浓郁教育情怀的教育批判精神与理论建构力所敬佩。

这是一本激发人们想象力的著作。其旨趣不单是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样式,而是以想象力的视角整体性地批判教育、建构教育的论著。与作者关于这一论题的前一本著述《富有想象力的课堂教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的立意不同,《想象力》站在整体性、系统性、批判性、建构性的高度,对中国当下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突出存在的“想象力危机”现象作了写实性批判,对想象力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作了合宜而细腻的哲学史考察,对想象力教育之于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的变革意义作了系统的关联性考究。这不仅为“想象力教育论”扎就了坚实的根基,而且也是论者自身教育观的某种真切表达与真情流溢。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想象力不是思想者天马行空式的自由驰骋,想象力教学理论亦非研究者随心所欲的自我预设。想象力教育观及想象力教学设计观能否成立、可否被人信服,得需要公允的学理支撑。否则,就只是言说者唯我的、专属的主观臆想。令人可喜的是,《想象力》一书不拘泥于抽象地呈现想象力教育、想象力教学设计的理论蕴涵与实践意义,而是意在首先为其寻绎可信、可立、可能的学理基础。对一些急切地抱持提高自身教学技艺的功利性教师而言,一种观点的学理基础可能并非他的关心所在;然而,对理论提出者本身来说,却是其思想得以成立之最基本、最关键的支柱。《想象力》令人信服地考证了想象力教育、想象力教学设计由以成立的哲学基础、心理科学、伦理学基础。论者以想象力教育理论的推究为中心,循序论证了维果茨基的认知中介理论、新维果茨基学派的认知工具理论以及布鲁纳基于动作性表征、映像性表征、符号性表征的认知工具系统理论所内在蕴含的想象力教育的思想基质与运行机制,考究有方,论证有力,分析透彻,情理交融;想象力教学设计的映像不时跳跃其间,令人遐想,催人思考。如果说,维果茨基、布鲁纳的理论尚非系统地专论想象力教育主题的话,那么,加拿大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国际富有想象力教育学会会长基兰·伊根教授的认知工具理论,则是直接立基于教师想象力教育的激发与学生想象力学习的培育这一主题的总括性、创造性理论建树。作为追随基兰·伊根教授习业多年的学生和想象力教育研究的同事,潘庆玉教授深谙伊根认知工具理论的思想要旨,故而对其计算机隐喻理论、认知系统发展阶段理论及纵向工具系统理论之于教师教学想象力激发与学生想象力培育之关系的阐释,至情至理,确当中肯,辩证公允。事实上,想象力教学设计理论的框架就是基于基兰·伊根认知工具理论的一种再创造,是基于中国基础教育现有生态与未来理想追求的中国化创制。

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想象力的迸发都不是仅凭某种意识的强化或兴趣的维系即可奏效的,而是需要教育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创造、践履与实施。换言之,想象力的培养需要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需要切实可行的着力点,需要教师富有想象力的创造。《想象力》为人们展现了实施想象力教学的四种路径:身体理解与教学设计;神话理解与教学设计;浪漫理解与教学设计;哲学理解与教学设计。这些路径对习惯于知性教学、应试培训、固守既定评价标准的国内教师而言,无疑都是极为陌生的;然而,这却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学习的极好方略。这也体现了基兰·伊根教授一贯倡扬的想象力教学思想的趣味。在《想象力》一书中,论者对每一种想象力教学路径的阐释,都不是游离现实教学生态的理论解说,而是紧密立足课堂与教学活动场域的生动论述,既有典型教学实验的例证,又有真实教学实例的例示,还有课堂轶事的映衬,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相互交融,新意迭现,读来情真意切,浮想联翩。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想象力》将人们日常生活中遭遇的诸如故事、隐喻、幽默、音乐、闲聊、轶闻、身姿、手势、游戏、收藏等赋予了常被人忽视的想象力的自然内涵,不仅拓展了想象力教学设计的通道,而且也体现了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指向生活之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可以想见,只要是怀抱高尚教学理想、有自己的教学志向的教师,都能够因人而异地从中获取改观陈规的教学模式、激发自身教学想象力的启示与镜鉴。

富有想象力的教育绝非是西方学者的学术专属,它也理应是中国学人、中国教师的自觉追求。《想象力》最终将论述的落脚点转到中国语境中,着重探讨了当下中国教学理论存在的种种问题,并试图从想象力教学设计理论中寻绎教学理论革新的现实性与可行性,提出了想象力教学理论中国化、本土化探索的基本路向与可行性策略。这为想象力教学理论的深化研究及实践探索的推展提供了具有思路、方向性质的开放性的空间。

总言之,《想象力》一书为我们提供了重新理解教育本质、重构教学设计的一扇新的窗口,其意义会随着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实践探索的革新而不断得以提升。可喜的是,关于想象力教育与教学的系统探讨已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中国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活动中。这是一片充满生机活力的广阔天地。在这里,我们是可以、也完全能够大有作为的。这不仅是作者本人抱持的坚定信念,也是所有热爱教育、矢志教育、思考教育、变革教育的有识之士的共同期冀。

上一篇:弘扬师德 践行规范

下一篇:STEM教育

站点统计:今日访问: 2347次 | 昨日访问: 2771次 | 本月访问:45711次 | 访问总数:4774228次 | 文章总数:2665条

联系电话:52779288  邮编:211100  邮箱:njsyhlxx@163.com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至善路6号

CopyRight © 2018-2020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