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管理>>校本研修>> 文章
加强校际交流 促进共同成长

发布时间:2019/5/9 14:51:29 作者:陆文 浏览量:1273次


   加强校际交流 促进共同成长

——月华路小学开展“请进来”区学带送课活动

 

为促进校际间的沟通交流,加强区域兄弟学校间的友谊,形成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5月7日下午邀请了江宁实小区数学学科带头人进校送课月小全体数学教师非常珍惜此次学习的机会,积极参加了活动。

此次活动,分三个环节展开:

在课堂展示环节,实验小学的汤燕波老师执教第一节课——《认识面积》。全课围绕物体表面的大小,即面积的含义展开,学生通过摸一摸、找一找、画一画体会什么是面积,什么是物体表面面积,让学生体会平面图形的面积有大有小。汤老师设计了两次活动,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是给定两个图形和学具,学生自主选择、自行比较;二是给定方格纸,学生自主画图、两两比较。在第一次活动中,学生通过重叠、数方格、计算的方法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学生的方法多样,老师一边追问一边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纠正,如用计算周长的方法来比较面积这是不对的。学生一个个展示,老师不慌不忙地纠正、启发。在第二次活动中,老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对面积单位、求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进行了渗透。老师的启发下,学生通过经历体验多种策略比较图形的面积大小的过程,进一步地发展了探索图形知识的经验和空间观念。

 

 

wps1.png

 

 

 

实验小学的陈勇老师执教第二节课——《认识小数》。本节课以有意思的“玩计数器”的游戏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本节课的重点——认识小数埋下伏笔。接着陈老师让孩子回忆以前的旧知:满十进一、退一当十,同时提出疑惑让孩子思考:个位的“一”可不可以再继续退位呢?陈老师在整节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小数的含义,设计时力求从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并让生活素材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教学过程中陈老师引导孩子主动地学习新知,在活动中也促进孩子知识经验的累积。在这充满“童趣”数学课中,陈老师始终让儿童站在“课中央”,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表达空间和活动操作空间,在这样的课堂中,生生互学,师生导学,学生的思维也随之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两节课结束后,实验小学的厉登高老师对两位执教老师的课作出点评,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高度评价与肯定,厉老师期望我们全体数学老师都能在夏校和杨校的引领下,在这样的教研平台中相互学习、相互切磋,促进自己专业水平的快速成长,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真思考、真研究。

 

 

最后,实验小学的周亚亚老师给参与活动的全体数学老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基于三重联系,构建小学数学“四自”生态课堂的实践研究》。周亚亚老师向老师们介绍生态课堂,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自然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天性、个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轻松舒展、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使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幸福、快乐地成长。生态课堂强调“四自”,即自然、自主、自创、自乐。“自然”是指——以学定教,顺势而导,水到渠成,自然天放。“自主”是指——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积极主动,自得自悟。“自创”是指——张扬个性,激发创造,质疑问难,开放生成。“自乐”是指——心灵舒展,精神愉悦,其味浓浓,其乐融融。然而今天的生态课堂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体验、分享,用情感触摸情感,用智慧开启智慧,用灵魂塑造灵魂,用生命激扬生命,尽情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快乐,尽情舒展着生命绽放的美丽。周亚亚老师的精彩讲座让在场的全体教师受益匪浅,为老师们的课堂引领了方向。

    

 

此次送教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了两校数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今后,我校将继续积极开展学校间的教学交流活动,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共同进步与发展。

站点统计:今日访问: 6986次 | 昨日访问: 3950次 | 本月访问:71379次 | 访问总数:5068892次 | 文章总数:2696条

联系电话:52779288  邮编:211100  邮箱:njsyhlxx@163.com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至善路6号

CopyRight © 2018-2020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