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远的爱送给最近的你——月华路小学未回宁教师共战疫情
发布时间:2020/3/1 12:15:03 作者:张韵雯 浏览量:1237次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每一天数字的更新,无不牵动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南京市月华路小学全体教师以自己的方式共战疫情。在这支团结奋进的队伍里,有一群人稍显不同。他们虽身处故乡,但心里却依然牵挂着自己班级的孩子们,他们虽未回宁,但却用自己的方式践行教育,共战疫情。他们便是身处家乡的外地教师。他们将最远的爱送给最近的你。
1.来自甘肃的牵挂
一(2)班班主任 王玲
“乔乔爸爸,乔乔和家人今天都还好吗?”这是远在1300多公里以外的王玲每天都会发出的一条看似平常的问候短信,但字里行间却流露着无限的牵挂。
乔乔爸爸曾告诉过王老师,他们回老家时经过武汉。因此,王老师总是担心孩子和家长的身体状况。于是,每天一条“问候”短信,成了她再熟悉不过的事。她与家长约好,每天固定时间,互致问候,互报平安。
有一次,已经过了约定的时间大约半小时,王老师还没有收到家长的回复消息时,她着急了,她通过qq、微信、电话,想尽各种方法尝试联系家长。几经波折,终于在40分钟之后,联系上了孩子的家长,确保孩子健康之后,王老师一颗悬着的心才逐渐恢复平静。
自武汉封城至今,身为班主任的王玲老师和月华路小学的全体班主任一样,24小时待命,每天在第一时间进行学生信息的统计、摸排和上报。询问、登记、核查、上报......看似重复的工作,却需要班主任们多一份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为的就是尽可能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疫情未远去,温暖仍在继续。一(2)班周李宜乐同学的爸爸在得知学校防疫物资紧缺的消息后,身在国外的他却心系孩子们,他想方设法寻找多种渠道购买防疫物资。几经周折,他终于在柬埔寨购置了500个符合标准的医用口罩,并决定全部捐赠给学校。为了尽早将物资运送至学校,在物流运送到国内之后,身在甘肃的王玲老师主动与快递公司联系,办理了快速清关手续,并支付了清关费用,一天之后,防疫物资就抵达学校。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不论他们身在何方,他们都将最远的爱,给了最近的你。他们都在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2.来自宿迁的关爱
一(1)班班主任 陈婷
南医大附属逸夫医院孙晓兰护士在第四次成功申请驰援湖北黄石后,7岁的儿子许宸焕,成了她心中最大的不舍与牵挂。
许宸焕同学就读于南京市月华路小学一年级(1)班,远在230公里以外的班主任陈婷老师得知此事后,为了消除孩子妈妈的后顾之忧,立刻联系上了孙护士,表示会联合班级所有科任教师成立“班级后援帮扶小队”,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学习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和生活上的帮助。
为了让许宸焕明白自己的妈妈和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一样值得我们敬佩,为他们骄傲。陈老师精心挑选,录制了绘本故事《树爷爷——爱的奉献》送给宸焕。她告诉宸焕,妈妈就像故事中的树爷爷一样,在疾病的暴风雨中勇敢地保护着大家,同时,鼓励宸焕也要像妈妈一样做一个勇敢、懂得奉献的人!
3.来自徐州的牵绊
莱雅琴社团音乐教师 张虞函
古人云: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对于学习小乐器莱雅琴的孩子们来说,琴不可一日不练。张虞函老师作为莱雅琴社团的辅导教师,她在假期期间每天都在关注孩子们练习的情况,她将《我和我的祖国》这首乐曲进行了适合莱雅琴演奏的改编,并将这首乐曲和学校音乐组老师原创的歌曲《春天的好消息》进行了莱雅琴演奏指法的设计和标注工作。
每当莱雅琴乐团的孩子们练习遇到困难或是练习完成录下视频时,张老师总是第一时间给予点评和纠正,帮助孩子们进行更专业的训练。
在她的远程指导下,孩子们熟练弹奏了张老师改编的乐曲《我和我的祖国》、音乐组的原创歌曲MV《春天的好消息》,她们用爱发声,为武汉加油、为祖国祝福!
4.来自淮安的期待
二(1)班班主任 王雪
受到疫情的影响,师生在课堂上相遇的时间被一再延迟,王雪老师虽然身在老家淮安,但心系班级学生,她每天和学生一起观看网课,每节课后都在班级群里与学生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
为了更好地展示同学们居家数学学习情况,在师父谭长存老师的指导下,王老师辅导学生自主选题、帮助学生打磨备课、鼓励学生面对镜头大胆演讲,将一个个有趣的数学知识录制成微课,发布在“月童说题”栏目当中。
录制微课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学生录制微课的过程中,王老师悉心指导,从每一句话的设计到每一个字,甚至是说话时的语调,都会经过多次调整,只为展现月华少年的最好风采。就这样,一节节由学校二年级学生担任小讲师的微课上线了,获得了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同学们自己说算理,说方法;表达解题思路;讲述推理过程,用自己的方式把数学能力说出来。这是儿童高阶学习的一种方式,必将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数学的认知,激发对数学的探索与热爱。
王老师始终相信孩子是学习的主人,只要老师找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就能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来自徐州的关注
二(6)班班主任 张轩慈
虽然不能像“逆行者”一样奋战一线,但可以在云端发现学校全体教职工在疫情防控时期的真善美。她用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记录下属于每一个位月小人的故事。她是学校防疫工作当中的亮点采集者,是新闻发布者,她用一段段文字、一篇篇诗歌传播正能量,用的自己力量,为共同战疫做出贡献。她就是张轩慈老师!
因为妈妈驰援武汉,许宸焕同学将自己的思念和成长写在了日记里。张轩慈老师十分感动,于是将他的日记整理成诗歌《600公里的思念——从南京到黄石》,并以此诗,献给每一位支援湖北的”白衣战士”。该篇文章被江苏广电融媒体、荔枝新闻、交汇点新闻等多方媒体转载。
疫情无情人有情,南京市月华路小学和沿湖路小学在疫情期间结对,两所学校的学生互通书信,互相鼓励手牵手共战疫情,张轩慈老师将这一件件动人的故事写成诗歌《牵起你,用我小小的手掌》。苏鄂两地共读诗歌,共同牵手,互相鼓励,彼此祝福。相信待春暖花开之日,我们一定能迎来最灿烂的阳光!
6.来自黑龙江的挂念
科学老师 张孟瑶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四季如春,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大雪纷飞......”虽然地域远隔千里,却阻隔不了张孟瑶老师对月小孩子的牵挂。张老师的家远在距南京1600多公里以外的黑龙江省。她是一位科学老师,生活中有趣的发现,课堂上神奇的实验,让她成为了孩子们心中的“解密”老师。
但因为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无法如期与孩子们在校园里、课堂上相遇。为了让孩子们在“停课不停学”期间,也能自主发现、探究生活、解密未知,感受科学的神奇与魅力,张老师和学校另外两位老师——胡蓉老师、李秀艳老师交流研讨,精心准备了多个适合孩子在家里就能开展的科学小实验,并录制成了微课,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推送给全体师生、家长,开拓孩子们的视野,体验动手实验的乐趣,让孩子们的宅家生活更多彩,更有意义!
7.来自无锡的思念
一(1)班数学教师 卢一
大概谁也不会想到,2020年的春季课堂,会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展开教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直播教学前一周,卢一老师就一直在思考:“直播课,到底应该直播些什么?如何指导学生真正有效开展居家学习?”经过反复思考,与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一道探讨,卢老师开发了《有趣的数数》系列课程,并利用鸿合直播软件,为全校一年级小朋友进行授课。让孩子们在假期中,也能学习数学的方法,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培养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一次当主播,卢一老师不断练习软件的应用,反复操作以确保直播的顺利进行。卢老师一遍又一遍试讲,一次又一次修改,直到令自己满意为止。
2月26日上午10点,卢老师和学生们如约来到直播室,一起学习了简单的一一列举的内容。孩子们的期待与兴奋,老师的思念与牵挂都融在了直播课堂里。
我们虽不能亲上战场,但我们会用自己的力量共战疫情。我们在甘肃,我们在黑龙江,我们在淮安......可无论离你们有多远,我们的心里装着你,我们用爱守护你。最远的爱送给最近的你!亲爱的月华少年们,让我们共同期待,灿烂春日暖阳里,繁花绽放枝头间,我们重逢在最美月华园!真诚祝愿:春满枝头,山河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