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发明家|大胆想象 勇于实践——防护用具我创新
发布时间:2020/3/15 19:22:23 作者:张韵雯 浏览量:2221次
人的思维能力越强,预见力越强,创新意识也就越强。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动手制作能力,南京市月华路小学科学组围绕当前热门话题开展了“防护用具我创新”的科创发明活动。以全民关心的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身边的“小问题”入手,尝试寻找解决方法,在动手实践中逐渐找到创新发明的路径,让发明创造成为一种良好的科学品质和习惯!
我们可以先思考绘制设计图,然后根据设计图进行一步步地制作。在设计时,我们要全方面思考,哪里有问题,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如果添加那些功能会更好......只有全面思考,才能保障后续的制作中有条不紊,设计的作品才能尽善尽美。
来自一(1)班的朱宇轩同学向我们展示了他设计新型口罩的全过程。如同一位产品研发者,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每一个细节细致入微。
《新型口罩我设计》

现在口罩资源短缺,许多人都买不到口罩,这可怎么办?我们月小的同学们集思广益,从口罩的作用和材质上思考能否替代,发明出了应急用的家庭口罩。二(1)班的李茜淞用妈妈的防溢乳贴制作儿童口罩,二(4)班的李明坤用塑料瓶自制节约型口罩,二(3)班马梓鑫同学用多张棉柔巾制作一次性口罩......他们或许成品没有那么精美,但是想法值得点赞,动手创作努力解决问题。
二(6)班陈禹含、顾一陈同学和二(4)班的刘畅同学,在新闻上看到很多地方的医护人员,都会出现防护服资源不足的情况。经过一番思考,他们各显神通,利用雨衣等常见材料动手制作了家庭版防护服。制作完成后,还贴心地在防护服上添加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字样,向在一线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敬礼。
终于选定好要发明的作品了,可是材料不知道怎么选。你可以尝试先想想你先需要它干什么,有什么样的性能,然后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二(1)班的赵晨可考虑到一次性手套是一次性产品,主要用于避免双手和物品直接触碰,所以选择了家里废旧塑料袋进行制作,既解决手套不够用的实际情况,又能够做到废物利用,非常环保,真是一举两得。
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候发现的问题已经存在了解决办法,一时想不到还有哪些可改进创新的方法,可以换个角度,是否需要搭配配套产品呢?
例如,二(12)班的员碧江同学在研究口罩时,发现戴口罩容易使眼镜上起雾,如果配套一个除雾剂,就可以缓解该问题,于是他自制了一款眼镜防雾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