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最美的声音|月月合唱团喜获江宁区中小学生合唱节特等奖 千淘万漉虽辛苦
发布时间:2020/12/23 23:03:56 作者:刘梦圆 浏览量:1575次
吹尽狂沙始到金
月月合唱团喜获江宁区
中小学生合唱节
特等奖
是怎样一支合唱团,能在成立不到三个月的短暂时间内,斩获区级合唱比赛特等奖?是怎样一支合唱团,能在平均年龄最小的情况下,练出纯熟地道的英语歌曲?是怎样一支合唱团,能够从师到生、从早到晚,反复苦练,无一人退出,无一人喊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就是月月合唱团,一支稚气未脱却又勇于奋斗、敢于拼搏的合唱团!
月华精神 月华风貌
在刚刚落幕的2020年江宁区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中,南京市月华路小学月月合唱团闪亮登场,表现惊艳,一鸣惊人,克服了成立时间短,平均年龄仅为8岁的困难,从全区小学生合唱团队中脱颖而出,喜获特等奖!展示了月华精神,赛出了月华风貌!
其实,这仅仅是我校月月合唱团成立后参加的第一场比赛,作为参赛队伍中平均年龄最小的一支团队,小队员们却能够与指挥、钢琴、团队配合默契,发挥优异,这背后离不开所有人的点滴辛苦,离不开披沙沥金的千锤百炼。
合唱团在接到比赛通知后,校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在夏翠莲校长的带领下,音乐组全体教师立即着手定主题、选曲目、订服装、训练,认真重视,积极筹备。
比赛准备并不如想象般顺利,相反却是一路荆棘。我们首先遇到了“参赛队员选定”这个难关。通常,比赛会选择声音稍微稳定的四五年级学生,但基于我校四五年级学生人数少的实际情况,我们只能选择三年级的孩子,老师们克服了重重困难,鼓励孩子们树立信心、不怕困难、积极备战。
其次是选曲练曲难。经过校领导和全体音乐组教师的反复研究商议,最终选出《The Rhythm Of Life》和《茉莉花》两首参赛曲目。江苏民歌《茉莉花》是耳熟能详的作品,这首歌在明朝就已流传到国外,几百年间,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散发它独特的芳香,向世界展示出中国文化的和缓、柔美、善意,是世界的和谐之声。《茉莉花》的演绎形式可谓是丰富多彩,合唱的版本也是琳琅满目。月月合唱团选用了杨鸿年老师改编的童声合唱版《茉莉花》。这是一首复调式的合唱曲,作为刚成立不久的月月合唱团,要把它学下来并唱好比较困难,基于这个原因,音乐组老师们采用了简化旋律、二度创作的方法,在不改变作品的原有风格特点的前提下,既让孩子感受到合唱曲的魅力,又让他们掌握了旋律创作的手法,并借用手指茉莉绢花,为歌曲增强了意境美。
另一首《The Rhythm Of Life》是音域较宽、歌词较为复杂的全英文歌曲。不过,光是记歌词,对于三年级同学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此,音乐组请来了我校英语组的李艳老师对孩子们进行一字一句的口传心授,对于每天教授的学习任务,第二天一早进行一一检查,待孩子们学会歌词后,再开始分声部练习,逐词逐句地校对发音和音准。排练结束后,对于基础较弱的同学,老师们再留下来给孩子们单独辅导,回家后,老师们还要在训练群里一个个检查并点评孩子们练习的音频作业。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经历了这样的千淘万漉,孩子们终于进入到区级比赛的殿堂。在录制比赛视频的现场,小月芽们既紧张又激动,因为这是检验平时辛苦排练的舞台,也是展现自我、承载歌声梦想的舞台。三个声部的精雕细琢,每一处编配、每一处强弱、每一处气息、每一个眼神都严格要求,精益求精,达到与音谱起承转合的完美契合。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完美演绎的背后,离不开师生上百次的练习,舞台上动人画面的每一帧,都凝聚着老师和同学一点一滴的付出。月月合唱团从建立至今,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每日清晨都能看见音乐组7位老师忙碌的身影,都能听见孩子们动听的歌声。为了不占用团员们过多的学习时间,音乐组的老师和孩子们放弃了很多休息的时间,早晨7:20就早早到校,放学后要留下来排练到18:00,但是60余名团员没有叫过一声苦,所有的任课老师和家长也全力配合。从声音训练到作品处理、从情感表达到舞台形式,日复一日的打磨和调整让老师和孩子们心紧紧连在一起。备赛期间,音乐组老师全员参与训练,每个人都发挥特长,为作品设计、编排出谋划策,为比赛尽心尽力。
匠心筑童心
携手同心,用一颗匠心筑一颗童心。我们相信,本次获奖,对于月月合唱团全体成员来说,既是对我们的充分肯定,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也正因为我们相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们才一直在路上,不断在前行。未来,月月合唱团将坚守初心,开拓进取,让优美的音符飘荡在月华园的每一个角落,助力孩子们唱出成长道路上最难忘的歌!
撰稿|魏雯雯
排版|陆文婷
审核|丁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