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虽寒新阳生,百花参差领春来|南京市月华路小学开展冬至日主题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0/12/22 19:27:42 作者:刘梦圆 浏览量:1889次
冬至
The Winter Solstice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昼最短,夜最长,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自古以来,冬至便被人们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各地皆有庆贺冬至的习俗。为了加强队员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弘扬冬至文化,继承传统习俗,南京市月华路小学开展了冬至日主题系列活动。
“知时节 话冬至”主题升旗仪式
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南京市月华路小学“知时节 话冬至”主题线上升旗仪式拉开序幕。三(1)中队的鲁馥宁和三(2)中队的王宁一两位升旗手,精心收集素材,透过镜头向队员们详细地讲述了冬至的由来和意义,介绍了古人在这一天祭祖、互相拜访、吃饺子、吃汤圆等传统习俗,并分享了她们与冬至的有趣故事。
“知风知雨知时节,冬日冬情随冬至。”国旗下讲话中,张轩慈老师不仅让队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冬至节气,还结合具体的小故事加深了队员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鼓励队员们开启深研传承传统文化的大门,探寻中华文化的瑰宝。
冬至美食我掌勺
四季轮回,冬又至
流连慢慢,待春归
四时知味,而四方食事
不过一碗人间美味
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的说法。值此团圆之际,怎么能少了美食呢?瞧,“小月芽”们做着、吃着、体验着舌尖上的节气文化,不亦乐乎!
冬至诗词我来创
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月小娃的脚步与冬至日里那一篇篇绝美的诗词与对联邂逅。
三(9)杨嘉烨
冬至
斗转星移日短至,
俏梅倚雪盼春来。
唯有历经数九寒,
乾坤方得真造化。
三(9)文茜
冬至有感
几声残鹊窗外立,
已是寒风迎面来。
冬至悄归树叶落,
顽童却盼雪花笑。
三(9)杨雨晨
冬至
远日至此回,
游子寒风归。
饺耳白雾飞,
浊洒迎春梅。
三(3)何静瑶
三(3)马梓鑫
三(6)胡名雨书
三(6)杜晨书
创意冬至我来画
观“小月芽”之画,画中有诗。“小月芽”们纷纷拿出画笔,掬一捧画笔,画一幅小画;多彩泥塑、五彩水饺、奇思妙想、栩栩如生,让冬至的月华园分外热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线描
二(1)孙星辰
一(4)张梦瑶
一(8)刘祎乐
二(2)朱若晴
二(2)高宁
重彩油画
四(3)纪婕
二(1)张欣悦
三(5)马语涵
多彩泥塑
科学冬至我研究
01
我眼中的太阳历广场
12月21日18时02分,我们迎来了2020年最后一个节气——冬至。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位于北半球的我国迎来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测得一年中冬至为“日影”最长的一天。“小月芽”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迫不及待地走进太阳历广场亲自观测、体验,认真地用纸笔勾勒出了他们眼中的太阳历广场。
一(1)向悠然
一(3)史梦瑶
02
节气知识我来思
善思者善学,善学者善思。三年级的“小月芽”们在参观太阳历广场时,发现此刻正值冬至时节,太阳历的影子真的指向了地面上的“冬至”。孩子们对于古人利用影子就可以判断日期和时间的本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他们找寻各种书籍和资料,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撰写成了一篇篇精妙的小论文。冬至的习俗、冬至的来历、“土圭法测影”、这一天大自然的变化在他们的笔下变得异常生动而又富有趣味!
三(6)陈禹含
03
光与影的秘密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天内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由长变短再变长。结合学校的太阳历广场,李老师带着四年级的“小月芽”们利用科学实验探究光与影的秘密,研究一天中物体的影子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他们发现每相隔一小时,影子间隔就会变得大小不同。
冬至节气已经到来,天气虽然寒冷,但是预示着新一轮太阳的升起。相信在全体月华人的共同努力下,月华路小学这一轮“新生的朝阳”,将会迎来学科融合发展,百花齐放的春天!
撰稿|陆文婷 黄雪梅
排版|陆文婷
素材|班主任 科学组 美术组
审核|张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