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教育大咖云集!江苏省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戴厚祥)集中研修活动在月华路小学顺利开
发布时间:2020/12/26 21:52:32 作者:丁红生 浏览量:3837次
为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备,2020年12月21日——23日,为期三天的江苏省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戴厚祥)研修活动在南京市月华路小学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邀请到江宁区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育局刘尹武副局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刘贵友副院长、南京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陈旭辉主任全程参与。活动伊始,南京市月华路小学夏翠莲校长对本次活动的开展表示热烈的欢迎,江宁区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育局刘尹武副局长致开幕词,刘贵友副院长、陈旭辉主任分别对此次活动的成功开展表达了衷心的祝贺。接着,来自江阴高新区实验小学的李艳老师作为新学员代表进行发言,她谦虚地表示,对于生态结构化教学,我们应该做一名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传播者,要向更明亮的前方、更美好的自己砥砺前行。
上届优秀学员代表程香老师和易道荣老师分享了这一年以来学习的感悟和收获。程香老师从“感前辈情怀,借专家智慧,搭交流平台,铺发展之路”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成长。
易道荣老师觉得自身的快速成长是从走进“戴特号”开始的,从起初的深深被吸引,到不断的自我提升,最后想赖在“戴特号”上。他将这一年的成长用老舍先生的一句话概括,就是“有喜有忧、有香有色、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最后,江苏省特级教师戴厚祥主任带以《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与谋略》为题做了专题报告。他指出,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和核心,应该要有梦想、有毅力、有兴趣、有招数。戴主任的四点建议明确了教师发展的实施路径,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1日下午,淮阴师范学院正高级教师席爱勇做了《结构为体,表征为用:小学数学育人实践探索》的专题报告,席老师认为,课堂实践应当和理论学习结合,想要做好课题,应当把课堂、课题、课程三者进行有机统整。这样做课题研究才会更有深度。他从基本内涵、背景价值意义、育人结构实践模型、表征结构实践模型、教师专业素养生长实践模型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地讲解,席老师结合报告前收集的问题,和与会老师们积极互动。会场上,老师们认真倾听,仔细记录,热烈的掌声不断响起。 22日上午,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刘娟娟教授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与分享,刘教授从认知理论的视角出发,介绍了现阶段认可度比较高的几个认知理论,比如:信息加工理论,建构主义等等。刘教授还从对数学认知结构的理解出发,详细阐述了数学知识的分类和数学知识的表征相关内容,重点介绍了数学认知结构中常见的表征、特点和教学启示。刘教授通过举出具体的实例,帮助大家进行更好的理解,方便老师将相关理论在实际中进行运用。刘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让大家收获良多。 下午,特级教师吴玉国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数学课《面和面积》,吴老师深厚而扎实的数学功底,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让同学们沉浸在数学学习的快乐之中。虽然吴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学期的教学内容,但是对于同学们来说一点都不觉得困难。孩子们的思维被吴老师充分打开,学得轻松,学得高效。吴老师的“五学课堂”让月小数学组的教师们深切地感受到他把教学研究实实在在地落实在每一节数学课中。 南大教育研究院教授操太圣先生为我们做了一场《名师专业成长的实践路径》的讲座。操教授解释了名师的“名”的定义,介绍了“高效性教师的十大特征”,重新定义了名师的角色,指出了名师应具有的追求,应该具备“修炼自身,兼济天下”的品质。希望老师们都能对自己有更好的要求,创造多维的、有生命力的课堂,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 23日上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月华路小学谭长存老师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深度教学》为题,做了专题讲座。谭特围绕“核心素养究竟导向什么?”“新时代需要怎样的课堂?”“如何进行有深度的教学?”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度剖析,让老师们不要在深度教学中重“难”轻“得”,以单一的知识掩盖课堂深度学习的多维结果。不要重“学”轻“教”,以学生自己的学习遮蔽了课堂中教师充分的引导。为期3天的江苏省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在谭特的精彩讲座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冬日的寒冷阻挡不了学习的热情,来自四面八方对小学数学教学充满无限梦想的老师们相会在月华园,交流与分享,向名师学习,与智者探讨。 此次戴厚祥名师工作室活动是一场英才的汇聚,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是一份别具一格的精神盛宴。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本次活动云集教师大咖,活动内容丰富,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教学互助,让团队们也学到了新理念、新方法,开拓了一条走向远方的数学教学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