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路小学二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2/5/18 19:00:57 作者:杨柳 浏览量:1245次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二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三)
一、活动通知
按照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定于5月17日(周二)上午第三节课开展主题为“优化图形教学,提升高阶思维”的教研活动,第四节课在1-215研讨。请数学教师调整好自身课务,提前围绕主题思考,并准时参加活动。
二、活动主题
优化图形教学,提升高阶思维
三、活动安排
时间:5月17日10:30—11:10
地点: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二(10)班、1-215办公室
参加人员:二年级数学教师
授课安排:
活动时间 | 活动内容 | 年级 | 上课教师 | 活动地点 | 负责人 |
10:20—10:25 | 签到 | ||||
10:30—11:10 | 《角的初步认识》 | 二年级 | 唐益天 | 二(10)班 |
|
11:10—11:20 | 休息 | ||||
11:20—12:00 | 交流研讨 | ||||
|
|
|
|
|
|
四、活动流程
唐益天老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层次清晰,执行到位。对于初步认识的“角”这个较为抽象的知识点,唐老师从已经认识过的三角形出发,引出角的概念。接着启发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进而介绍角的特征,初步形成角的表象,明确找角的方法。接着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给定的多种素材自主创造角,并进行展示交流,加深角的表象的认识。最后,唐老师再次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出问题“角有大小么?”“应该怎么比较角的大小呢?”,学生在解决两个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以及开口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和边的长度无关。课堂的最后,唐老师进行了知识的拓展,介绍了生活当中角的运用。将数学和生活相联系,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最后,二年级数学备课组还对本节课进行了交流讨论,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在交流中提高水平,相信这一节课老师们都受益匪浅。
附:任课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唐益天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角,初步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角,初步积累认识图形的活动经验;在认识角的过程感受角的特点,体会角的大小变化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学生感受角来自实际生活里一些物体的表面,初步培养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图形特点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
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你看这是什么图形?(三角形)为什么它叫三角形?(因为它有三个角)所以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
二、 找角
出示图片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角吗?(自主表达)
老师这里也有几张照片,你能找出上面的角吗?
谈话:同学们刚才找的都是生活中的角,沿着角边缘描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数学中的角。(课件出示角描下来的过程)
发现角的共同点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它们都有直直的线,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多位学生边指边说)
追问:摸到尖尖的,感受如何?
生表达:扎手等。
师总结介绍边和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数学上称为角的两条边,尖尖的地方数学上成为角的顶点,所以说角有两条边和一个顶点;反过来也可以说,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3.出示图片,明确指角方法
老师这里还拍到一张照片,你能指出照片中的角吗?
预设:学生给出不同指角的方法(只指边,只指顶点等)。
提问:为什么同一个角,大家指的不一样呢?
生给出不同说法,提示结合角的共同点,明确角的指法。
明确: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指的时候要把它们都指出来。
(出示三角形)谁来给大家指一指三角形的所有角?
(出示正方形)谁来指一指正方形的所有角?
(出示五边形)谁来指一指五边形?
提问: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角,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讨论明确的发现:
三、 做角
小组活动
谈话:同学们一起找到了这么多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角呢?
明确活动要求:请小组长拿出老师准备的素材包,选择一种素材制作一个角,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里分享你的做法。(课件出示素材和要求)
小组汇报:①我是用绳子做的角,按住两边一拉就是一个角。
②我是用圆片对折再对折,就形成一个角。
③我是用小棒,两根小棒一卡住就形成一个角。
……
总结:同学们根据角的共同点,用不同的素材都创造出了角,你们真棒!
2.练习判角
提问:判断以下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四、 比角
做一个比固定角大的角
谈话:刚才我们做了这么多角,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非常神奇的角。仔细观察(两边张开)这个角在。。。(变大),(两边合拢)现在这个角在。。。(变小)。所以说角是有。。。(大小的)。现在老师的这个角固定不变,两人一组试着做一个比这个角大一些的角。
提问:(找一个明显大的角)为什么他们做的角比这个角大?怎么确定?
生表达:顶点和一条边对齐,观察另一条边离对齐边的远近,越远说明两边张开的越远,角就越大。
2.做一个比固定角小的角
现在请同学们试着做一个比这个角小的角。
提问:(找一个很接近的角)比这个角小吗?怎样确定?
生表达:角的两边开口越大角越大,开口越小角越小。
3. 做一个和固定角相等的角
提问:老师刚刚拿到一位同学做的角和这个角的大小相同吗?
(找一个两边短一些的角)这个角与固定角相等吗?
预设:不同——学生说明原因后,重叠比较感受相同
相同——直接用重叠比较
提问: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
讨论明确:角的大小与两边开口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五、 总结
到这里本节课就到尾声了,回顾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认识角的?(板书:找-做-比)
六、 知识拓展
其实角在自然界中被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些特殊的角还有着与众不用的功能呢!(课件展示)
【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教学资料,因为新的课程改革提倡的是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所以我在备课时,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知识的活动。全课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入,在学生原有的对图形的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小棒摆图形,当摆到三角形时问:再拿走一根后是什么图形?从而自然地引入所学的资料。第二部分是活动实践并小结。第三部分是练习。
其中第二部分又分为找出生活中的角、根据自己对角的感受制作角、结合课本和实践小结角的特征、画角等几个部分。那里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知识,自主学习,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也是整堂课最重要的部分,最能考验教师在课堂上的应变潜力和对所教学资料的熟悉程度。因为教师很难预料到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教学中,我对于自己备课时没有预料到的状况及时做出了灵活处理,没有生硬地把学生拉回到自己教案中所设计的思路。如在让学生自己制作角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用两条硬纸条做出三种不同状况的角,一种是常见的只有一个角,另一种是十字形的角,还有的是T字形的角。那里学生做的时候有的并不明白自己做出了几个角,只认为其中的一角是自己所做的,有的则是自己明白发现并创造出来。教师此时应因势利导,先让学生说出他说的角是指哪个,问仅此一个角吗,还有吗,能比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吗?并及时给予表扬,这样既能鼓励其用心性,又能巩固对角的认识,一举两得。
新课改给广大教师带给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们也在教学中根据它采取了许多新的方法,创设了许多情境。但仅此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务必从思想上时刻意识到学生自主参与、体验学习、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想,去做,去交流,去发现,从自己的成败体验中获取知识,这样的学习才是用心的、有价值的学习。
上一篇:月华路小学二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
下一篇:一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