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路小学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2/10/26 14:47:50 作者:杨柳 浏览量:1221次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一)
一、活动通知
按照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定于10月25日(周二)上午第二节课开展主题为“增强实践感受,轻松培养量感”的教研活动,第四节课在1-315研讨。请数学教师调整好自身课务,提前围绕主题思考,并准时参加活动。
二、活动主题
增强实践感受,轻松培养量感
三、活动安排
时间:10月25日10:25—12:00
地点: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三(10)班教室、1-315办公室
参加人员:三年级数学教师
授课安排:
活动时间 | 活动内容 | 年级 | 上课教师 | 活动地点 | 负责人 |
10:25—10:30 | 签到 | ||||
10:30—11:10 | 《认识千克》 | 三年级 | 唐益天 | 三(10)班 |
|
11:10—11:20 | 休息 | ||||
11:20—12:00 | 交流研讨 |
四、活动流程
1.签到表
2.活动过程
唐益天老师本课教学中通过一个吸引学生目光的星球杯入手,让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求星球杯有多重有哪些方法,从而自然的引出称一称、估一估等方法,再到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比一比亲身感受1kg有多重,加深了学生对于千克的认识和感悟。唐老师课堂中更是用秤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人,融入了德育的理念。
最后,三年级数学备课组还对本节课进行了交流讨论,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在交流中提高水平,相信这一节课老师们都受益匪浅。
3.听课笔记
4.研讨记录
附:任课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最近表现真不错,老师要购买一些星球杯来奖励表现优秀的小朋友。
师:我们要了解什么信息?生:了解商品价格。
师:你真会老师考虑,还要知道什么?
生1:看有多少。生2:看有多重。
师:老师想要知道它的重量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称一称、掂一掂,看净含量。师:想一想这样的方法可行吗?
2.引发兴趣
师:要想称出它的重量,我们需要一个工具(秤)。
师:仔细看秤上有什么?说说看。
3.生活中的秤
师:这桶星球杯有多重?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因为指针指向1千克,所以重1千克。
师:谁来解释一下他说的话。
生2:因为图1指向0刻度,图2指向1刻度。单位是“kg”就是千克,说明星球杯重1kg。
生:(补充or不补充)
师:千克是我们这节课的新朋友,又叫公斤。在数学中用字母“kg”表示。
师:1千克指针应该指向哪里?为什么?3千克呢?10千克呢?生:应该指向0刻度…
师:原来想分辨10千克和0千克就看秤上有没有东西或指针有没有移动。
二、操作体验
老师这里准备了一袋薯片,怎样比较它与星球杯的重量最快捷?(掂一掂,拎一拎)
掂一掂1千克的星球杯与不够1千克的薯片重量,说说感受。
师:那1千克到底是什么感觉呢?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先一起读一读活动要求。
动手称一称: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互相拎一拎:感受1千克物体的重量。
组内说一说:你称得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师:原来单个物品越轻,1千克物品的数量就越多;单个物品越重,1千克物品数量就越少。
师:唐老师最近遇到了一些烦心事你们能帮帮我吗?(能)
师:唐老师在老家养了一只3千克的小狗,你们能想到办法让我抱抱它吗?
生:用3千克重的物品合在一起。
师:虽然老师特别想它,但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唐老师为了大家的健康考虑还是放弃了回家看看它的想法,那么同学们是不是也要像老师一样做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人呢!
三、练习巩固
1.认识净含量
师:真不错,对于这么优秀的你们老师决定奖励大家一些星球杯,唐老师称了称发现星球杯重量竟然比1千克要多一些,这是怎么回事?
生:因为净含量是1千克。
师:净含量是什么意思?
生:因为净含量就是去掉包装,里面东西的含量。
2.认识载重量
师:刚刚我们研究的都是比较轻的物品,其实生活中还有重的物品你知道他们各载重多少千克吗?“载重量”是什么意思?
生:载重量是指能负担的重量。
师:除了净含量、载重量,还有净重、毛重,这些都可以表示物品的重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再继续研究。
四、课外延伸
1.阅读课本30页“你知道吗”
生活中我们用到的秤你认识吗?你在哪里见过它们?选择一个你认识的秤给大家介绍一下。
2.全课总结
师:学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3.练习看图填一填(选做)
老师这里称了三个物品的重量,你能说说它们的重量吗?
前两幅为什么都是( )千克,最后一幅为什么有大约呢?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力求遵循知识进展的规律和学生认知的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使他们不仅参与了知识的发生、进展和形成过程,感受了千克的实际重量,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能够应用于生活的乐趣。
1、联系生活,激发爱好。
学生在生活中对物体的轻重差不多有所体验,只只是由于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光靠观看得到,因此教学开始第一设计学生感爱好的猜一猜哪个重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感受人有轻有重,物品也有轻重,不能光看包装的大小;并通过观看食品包装上的重量标志引出新知,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周围,从而激起学生学习重量单位的欲望。
2、操作体验,认识概念。
在体验中建立具体的质量单位的活动,贯穿了整节课。教学体会又告诉我,小孩同意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那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是由老师来代替。因此教学中,我注意摆正学生的位置,凡是学生能独立摸索的,我决不暗示,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凡是学生能探究得出的,我决不替代,而是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发觉者、研究者、探究者,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教学中,我充分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集体探究的学习氛围,自己动手,称一称两袋盐有多重、1千克大致有几个鸡蛋,掂一掂、拎一拎1千克米、盐、鸡蛋有多重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下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
3、回来生活,巩固知识
数学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丰富多彩的。教授完新课,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到商店或菜场或超市,去看看,拎拎哪些物品重1千克,从而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在复习课的反馈中,我看到明显学生在查找1千克的物体时就能更多地联系实际。真正做到了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如此的教学就自然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激发起了学习数学的浓厚爱好,并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看、分析社会,逐步增强数学意识。
上一篇:校本研修 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
下一篇:抓实体育健康课程 促进跨学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