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与纵深的双向奔赴——南京市月华路小学教师发展成长秘笈
发布时间:2023/3/7 16:53:24 作者:王雪 浏览量:1467次
横跨与纵深的双向奔赴——南京市月华路小学教师发展成长秘笈
近日,南京市教研室公布了南京市小学劳动学科优质课评比结果,月华路小学吴帆老师荣获一等奖。当这一喜讯传来之时,再一次鼓舞了奋进拼搏的月华教师,再一次验证了成功源于横跨与纵深的双向奔赴。
2022年4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自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了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作为一名年轻的科学专职教师,吴帆老师跨学科开启了劳动学科的零起点学习。在月华教师的成长之路上,从来都是你我同行、携手并进。在教学管理部的组织下,以张琪副校长为核心的研磨团队迅速组建。因为没有劳动专职教师,于是,一支集科学、美术、信息、道德与法治、语文等多学科教师力量的队伍成立了。从片赛到区赛再到市赛,团队教师全程参与研磨过程。月华的教学研究,从来不是一个人在行走,而是一队人的协作前行。
跟随着“双减”“双新”的步伐,跟随着时代前进的洪流,教师的学习与教育的改革也日趋进入深水区。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与支撑。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与全面发展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一校两区并步同行的情况下,随着青年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充,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制定一校两区的一体化办学教师培养计划,如何让教师成为学校高品质发展的动力源,成为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学校在实践中探索,有针对性地构建起了一套“横跨与纵深的双向奔赴教师成长课程”体系,推动教师队伍加速成长,成就自己,成就学生。
教师的成长,成绩的取得,源于心,成于行。作为展示教师课堂教学风采的舞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每一场的课堂教学评比活动都备受学校和教师的关注。学校从校级初评到组建团队,从众智研磨到展示反思都给予了全程的关注,每一位参与教师也都经历了“审视”与“深思”的过程,彰显着月华教师乐于钻研、勤于深耕的精神。
学校以市、区级教学竞赛为契机,积极动员教师参与校级组织的比赛,成立由各学科教研组长、校级骨干教师组成的评委小组,参照区级评分标准制订学科评分细则,公平公正地开展校级评比活动。校级初评不是筛选,而是经历、积累、反思与沉淀。
先研,再磨。“研”什么?研的是教材在哪里、学生在哪里、课要上到哪里的问题。从寻找课标理论、单元解读到教学内容的确定,从精准把握学生学习起点到分层作业的设计,都是课前需要“研”清楚、“研”明白的。“研”是“磨”的基底,“磨”的是课的执行力与课堂的契合度。如何才能更加贴近学生,怎样的学习路径能让学生更容易的达成目标,激活教师思考、调整教学行为、积累礼答经验,都是需要“磨”的。我们坚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好的课是“磨”出来的。
在研课磨课的过程当中,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把参赛教师的事当做是自己的事。当一群人把你们当做我们,当一群人用伴随式、沉浸式的专业作为与严谨认真的做事风格渲染月华园时,南京市月华路小学的教师队伍发展又走上了新的高峰。自学校一体化办学以来,两校区参与赛课的老师们在江宁区教研室、江宁区教科室、江宁区电教中心等部门的组织的比赛中,一路研习,一路思考,一路实践,经过校赛、片赛、区赛的层层选拔,用精湛的教学艺术、厚实的专业素养,赢得了每一场比赛。
卢紫慧老师在江宁区信息化教学优质课比赛中荣获特等奖,林慧、赵安琪、钱静娴、黄江艳、朱羽彤、徐雪婷6位老师获得二等奖;郑楠、叶畅两位教师在江宁区第八届“春华杯”课堂教学大赛中均获得一等奖;在江宁区青年教师“探航杯”课堂教学竞赛中,张云、高颖两位老师双双获得一等奖;张进老师获得江宁区体育与健康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裴小庆老师获得二等奖;李闽宇老师、吴帆老师均在江宁区劳动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吴帆老师还代表江宁区参加了南京市劳动优质课大赛,斩获市级一等奖的好成绩;曹蓉老师在江宁区新手班主任主题班会课大赛中,也获得了一等奖。
课例的精彩展示,看到的是个人的努力与付出,见到的是参赛教师的卓越和风采,但其背后隐藏着的是团队的参与和智慧,月华园教师的凝心聚力和勠力同心。评比是一段旅程,参赛教师有付出,有收获,有挫折,有成长,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劳动赛课
吴 帆
李闽宇
信息化教学优质课比赛
卢紫慧
语文赛课
郑楠
叶畅
数学赛课
张 云
高 颖
体育赛课
张 进
裴小庆
一段成长的心灵之旅,我们也看到了每一位参赛教师在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上的努力,看到了每一个学科团队的同心协作的温暖和碰撞突围的欣喜。我们始终相信:努力是我们的名片,专业是我们的身份,横跨是我们亟需面对的挑战,纵深是我们坚定向前的步履。秋收冬藏,四季轮转,在万千变化之中,不变的,始终是月华人用专业把未来做厚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