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月华路小学二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一)
发布时间:2022/11/24 13:37:25 作者:陈茜 浏览量:899次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语文 二年级备课组
活动记录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
一、活动通知
为促进我校二年级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引导教师深入探讨课堂教学规律,努力打造高效课堂,2022年11月23日下午,南京市月华路小学二年级语文备课组“基于‘教学目标’引领下的学习路径研究”活动准备召开。
二、活动主题
诗词润童心 文化启智慧——“基于‘教学目标’引领下的学习路径研究”活动
三、活动安排
【时间】2022年11月23日下午
1 | 语文 | 13:30- 14:10 | 课例展示 | 二楼美术室 | 张丽娜《夜宿山寺》 |
2 | 语文 | 14:20- 15:00 | 讨论 | 二楼美术室 | 语文 二年级组教师 |
【参加人员】南京市月华路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
【地点】二楼美术室
四、活动照片
五、活动报道
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11月23日,二年级语文组举行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围绕张丽娜老师执教的《夜宿山寺》展开。
张丽娜老师以探索古诗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为指导展开教学,带领学生对古诗文进行内在的解读,让学生从总体上感知古诗文艺术的巨大魅力,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张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了精美的简笔画,高山藏寺庙,月夜满星辰。引导学生通过插图,体会楼之高。张老师出示甲骨文“宿”的图片,让孩子们根据图片猜字。巧借字源识字法理解诗题“夜宿山寺”的意思。借助数字,引导学生关注夸张的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李白这位浪漫主义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以读促学,以情引入,带领学生登上“山寺”,读出诗歌的韵味和情感。
关于张老师展示的《夜宿山寺》,诗歌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其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大胆的想象以及诗人对山、楼之高的感叹赞美之情。张老师引导学生认识生字,读古诗,想象画面,理解诗意,在想象画面时,先组织学生朗读学习,再配上动作或手势,既有助于背诵积累,又能帮助理解诗句的意思。
课堂展示活动后,张老师对本次教学过程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听课老师们也围绕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各抒己见,既直率地指出本节课的优点与不足,也真诚地反映听课过程中产生的困惑。
王安琪老师指出:在理解诗意,想象画面的环节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反复地练习巩固。潘琪老师指出,在理解诗题《夜宿古寺》时,借着机会,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先理解单个的字词,再把意思连起来。宫雪敏老师指出,教师的教态自然,语言亲切,创设情景,孩子们的兴趣盎然,古诗朗读充分,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感受古诗之美。陈灿老师指出张老师在教学中能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通过课前听歌识曲,创设情境导入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解题时,教学生字“寺”,能巧妙结合寺院的图片,通过认读寺院的牌匾,既结合生活经验,学习了生字,又进行了知识的扩展。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激发了不同的思维碰撞,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了学校教师协同发展,抱团成长。
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读“宿、寺”等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字。
2、学习古诗,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古诗,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3、体会山寺的雄伟、高耸入云的特点,知道诗人李白站在高楼上不敢说话的原因。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山寺的雄伟。
教学难点:体会山寺的高耸入云,明白诗人站在高楼上不敢说话的原因。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由寺的图片
预习要求:借助拼音朗读古诗,读正确,读流畅,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读懂课题
1、同学们,在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叫李白,相信大家很熟悉,大家背过李白的诗吗?谁来背一背李白写的诗?
学生背诵李白的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古诗,题目叫《夜宿山寺》。
板书课题:夜宿山寺
3、读准平舌音“宿、寺”,这两个字是生字,引导学生读一读,读准字音。
理解“宿”的意思“住”。
4、全班交流题目《夜宿山寺》的意思。
“夜宿山寺”的意思是一天夜里,诗人借宿在深山里的一个寺庙中。
教师小结:据说,李白夜里借宿在深山里的一个寺庙中,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他登上去凭栏远眺,只见天空星光闪烁,诗人李白诗兴大发,写下了《夜宿山寺》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
1、出示古诗,引导学生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
2、指生朗读,注意字音。
“辰”是前鼻音,第二声。
“惊”是后鼻音。
3、出示古诗,标好朗读的节奏,引导学生再次朗读古诗,注意读准节奏。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古诗的节奏。
(三)理解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每句诗的大概意思。
2、出示第一、二两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理解“危”的意思。
学生说一说“危”的意思,教师小结:“危”的本意是指人在山巅或者高崖,因此,“危”的意思是高,“危楼”的意思就是高楼。
(2)这座楼有多高呢?(有百尺高。)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体会危楼之高。
(3)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这里的“高百尺”只是一个夸张的写法,形容楼非常的高,而不是说这座楼有一百尺高。以前我们也学过类似的句子,比如说“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句话中的“三千尺”并不是说就是三千尺,而是指瀑布非常非常的长。
(4)作者为了说明这座楼非常高,还写了一句“手可摘星辰”。引导学生说一说“手可摘星辰”的大概意思。(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
(5)是不是真的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在这里却形象的表现出了这座楼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呢?高到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6)引导学生读一读诗的前两句,体会山寺之高。
3、过渡:站在这么美妙的地方,这么高的地方,诗人本应该高声的吟诵一番,可是他却——
(1)出示古诗的第三、四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学生自由的朗读古诗第三、四两句,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
(2)全班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站在高楼之上,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天上的神仙。
(3)教师引导:李白是一个很浪漫的诗人,他相信九天之上就是天宫,天宫里住着许多神仙,所以他不敢高声语,担心惊动天上的神仙。
(4)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第三、四两句,引导学生读这两句话的时候,要读得轻一点,把作者“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心情读出来。
(5)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三、四两句。
(四)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教师小结:在《夜宿山寺》这首诗中,李白通过站在高楼之上之所见,借助大胆的想象,把一座高百尺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形象的写出了山寺楼阁的雄伟。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古诗。
(五)指导书写
1、出示这首诗要求书写的“危、敢、惊”三个生字。
2、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这三个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全班交流讨论:
“敢”是左右结构,左右宽窄相当,左低右高。右边是反文旁,四画,不能写成三画。
“惊”也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竖心旁的笔顺是点、点、竖。
3、教师示范书写“敢、惊”两个字,边书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4、学生练习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5、展示学生书写的作品,交流评价。
七、活动反思
古诗词的教学策略——朗读和想象,在教学中重点指导朗读,将诵读贯穿整个课堂,从整体感知到品词析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读出停顿、节奏、韵律和情感。学生的诵读听得见改变,看得见成长。在识字方面,还可以再引导生多畅谈识字方法,识字后内化于心。在拓展延伸方面,引导生诵读古诗后,可以让生谈一谈今天的收获,巩固学习的知识。低段不需要落实到每个字词,只需要把古诗描写的画面基本上想象出来就可以了,不能拔高要求。
古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的明珠,是我国艺术的瑰宝,张老师的课堂让孩子们采撷一朵唐诗之花,这朵花儿终将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