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月华路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3/3/26 18:45:55 作者:陈惠惠 浏览量:1112次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
——聚焦要素,概括段意
一、活动通知
按照学校备课工作计划,定于 3月 24日(周五)上午第三节课开展主题为“聚焦要素,概括段意”的集体备课活动。请全体语文教师调整好自身课务,提前围绕主题思考,并准时参加活动。
二、活动主题
聚焦要素,概括段意
三、活动安排
时间:3月 24日 10:15 - 11:50
地点:南京市月华路小学录播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三年级语文教师
授课安排:
活动时间 | 活动内容 | 年级 | 上课教师 | 活动地点 | 负责人 |
3月24日 10:15-11:00 | 集体备课 | ||||
3月24日 10:15-11:00 | 《花钟》 | 三年级 | 陈惠惠 | 三4班 | 陈惠惠 |
3月24日11:00-11:10 | 休息 | ||||
3月24日 11:10-11:50 | 交流研讨 |
四、活动流程
活动签到
(一)集体备课
陈老师作为主备人,讲解备课思路,运用多种教学法结合,基于单元主题来设计这节课的流程。在反复阅读、思考、表达中,引导学生关注品悟花开的不同语言,学会阐述花钟的外形。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品读感悟,快乐地思考,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其他老师提出了不同的建议:
叶畅:根据教材的“双线”主题,在上学期“找关键语句”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默读,借助“关键语句”来理解语段的主要意思,一方面,能很好地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好习惯。
何畅: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语文能力的习得离不开学生的阅读体验。我们要放手学生自主“发现”,感悟语言之美,学习语言的多样表达,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沈银雪:我们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落实作业设计,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语言之美,并在生活实践中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很好地落实“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这一理念。
备课组集体备课研讨的照片
(二)上课
《花钟》是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美文。作者以生动准确的语言介绍了不一样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不一样以及不一样植物开花时间不一样的原因,而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花钟。为了更好地培养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陈老师深入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研究整本教材,从大单元教学出发,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了精准的“定位”。
(三)研讨评价
课后,听课老师们进行了评课,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在研讨中擦出了智慧的火花。这次的备课组活动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使教师在教学上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听课记录
课堂评价表
附:授课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三下《花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一二自然段的大意。
3.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写。
【教学重难点】
积累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仿照表达方式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花儿是如何开放的。能利用关键的语句说出第一、二自然段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了解花钟。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聚焦要素,概括段意。
1.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要学习一个重要的本领。出示单元导语页:
2.请同学们带着这个本领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单。
(1)出示“学习任务单”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能够提示段落主要意思的句子。
(3)提问:哪一句话能够提示这一段的主要意思呢?
预设:
学生找到的有第一句话的,也有的说是第二句话。引导学生分别说说理由,随后确定是围绕第二句话开展的。因为后面的内容介绍的就是各种花的开放时间是不一样的。
(4)师小结:像这样文章围绕着这一句话来写的句子或是能够揭示这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的句子,就是我们所说的关键句。
(5)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关键语句: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6)这样找关键语句的方法,在上学期我们学习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今天我们再进行一次巩固与训练。先把藏在段落里的关键句找到,然后根据这个句子来概括段意,对关键句进行修改,使语言更简洁。
(7)师引导结合关键语句,抓住关键信息,概括段落大意。
预设: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
板书: 不同的花 时间不同
(8)小结:同学们通过我们借助关键句,知道了第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但和以前不一样的是,它是第二句话。但是无论是在句首还是在句中,都提示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3.了解不同的花的开放时间,感受各种花开放的样态。
(1)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花开放的时间和花名。
(2)学生交流所画不同花开放的时间和花名。
预设:牵牛花凌晨四点开放,蔷薇五点左右,睡莲七点,午时花中午十二点左右,万寿菊下午三点,紫茉莉下午五点,月光花晚上七点左右,夜来香晚上八点,昙花晚上九点左右。
板贴:牵牛花凌晨四点、蔷薇五点、睡莲七点……
4.出示“彩色标注花开放的时间与花名”
(1)提问:这么多的花各有各的样态,各有各的颜色,那么作者用了哪些词语写了这些花儿的开放呢?
预设:形容牵牛花用了“吹起”,蔷薇用了“绽开”,睡莲用“醒来”,午时花直接用“开花”,万寿花用了“怒放”,紫茉莉用了“苏醒”。
(2)相机指导理解相关词语:醒来、欣然怒放、苏醒
(3)出示“各种花的图片”,感受花开的状态。
(4)小结:这些花儿在作者的笔下似乎有了生命,有的在梦中苏醒,有的吹起了小喇叭,有的绽放了笑脸,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可爱,多么有趣。
(5)学生分组朗读,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合适的动作来读。
5.指导学生闯关背诵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关:花名和时间”
(2)学生补充完整。
(3)出示“第二关:花名”,指导学生结合图片练习背诵。
(4)出示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在朗读中发现规律。
预设:
时间、花名、花开放的样子。
(5)对比朗读,体会课文生动、准确的语言。
出示改写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说说更喜欢哪种表达。
②学生交流,说说两段文字的差异,体会语言的丰富、生动。
(6)小结:是啊,作者用不同的语言来写花开放的状态,是多么的准确、生动、有趣,下面就让我们学以致用吧。
出示【课后第三题】
课文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填一填,体会一下。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蔷薇 睡莲 。
万寿菊 紫茉莉 ;
月光花 昙花 。
(7)学生自由练习,反馈。
三、迁移方法,落实要素。
1.出示借助关键语句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
2.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一样?
预设: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教学环节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快速找到这一句。
3.从哪些例子可以看出,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系?
生反馈: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4.小结:从“九点左右”、“长期以来”这些词语,告诉了我们植物开花与时间的密切关系。
5.除了这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系,还有什么原因吗?
预设: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补充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开花与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密切关系。
(2)简介“虫媒花”的特点。
虫媒花:靠昆虫为媒介进行传播花粉方式的称“虫媒”,借助这类方式传粉的花称“虫媒花”。多数有花植物是依靠昆虫传粉的。
(3)小结:这种举例子来说明事物的写作手法,将开花的时间描述的更加具体清晰、通俗易懂,令人信服。
6.引导归纳:花开放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与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系。
板书: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
7.小结:关键句有些时间不只有一句,就像这一段就有两句,所以我们在用关键语句无法概括段落大意时,就要根据它的提示抓住关键信息进行概括、归纳,整理出段落的主要意思。这也是我们今天又学到的一个本领,就让我们学以致用吧。
四、学以致用,积累表达。
1.师:植物学家发现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一样,就把它们种在了一起,形成了像花钟一样的花圃。
2.出示日内瓦花钟图片及文字资料。
3.学生欣赏花钟的神奇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迁移运用,依照课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写一写喜欢的花。
出示课后习题小练笔:
4.展示学生写话内容,师小结。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孩子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花钟,探寻到了花钟里的秘密。老师相信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不断探索,也能发现大自然的美丽。
2.作业布置:
观察一种动植物,把观察、发现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