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月华路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2/11/23 18:41:56 作者:陈惠惠 浏览量:1006次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
——创设学习境遇,落实语文要素
一、活动通知
按照学校备课工作计划,定于 11月 21日(周一)上午第三节课开展主题为“创设学习境遇,落实语文要素”的集体备课活动。请全体语文教师调整好自身课务,提前围绕主题思考,并准时参加活动。
二、活动主题
创设学习境遇,落实语文要素
三、活动安排
时间:11月 21日 10:15 - 11:50
地点:南京市月华路小学录播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三年级语文教师
授课安排:
活动时间 | 活动内容 | 年级 | 上课教师 | 活动地点 | 负责人 |
11月21日 10:15-11:00 | 集体备课 | ||||
11月21日 10:15-11:00 | 《富饶的西沙群岛》 | 三年级 | 王心柔 | 录播教室 | 陈惠惠 |
11月21日11:00-11:10 | 休息 | ||||
11月21日 11:10-11:50 | 交流研讨 |
四、活动流程
活动签到
(一)集体备课
王老师作为主备人,讲解备课思路,运用多种教学法结合,基于单元主题“提问”来设计这节课的流程。
其他老师提出了不同的建议:
张姝:这篇课文位处于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作为第一学段向第二学段转化的过渡学期,三上的教学正经历从字词向句段的转变。对于这一语文要素,学生存在着诸多障碍:首先,什么是关键句?学生缺乏原始经验的支撑,关键句为什么被称为“关键句”?其“关键处”究竟在何处?其次,“关键句”与“一段话”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又该怎样借助这一联系,将“理解一段话意思”达成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祝慧敏: 要想真正落实这一单元语文要素,上述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但解决这一问题,既不能一蹴而就、一网打尽,更不能以完全告知和灌输的方式展开,而应该设置扎扎实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与文本语言反复接触、品析的基础上,一步步自我解构,达成“教师好像什么都没教,但学生似乎都懂了”之境。
陈惠惠:统编版教科书以单元为抓手,统整编排内容,合理设置板块,为教师“举全单元之力”感知人文主题、落实语文要素提供了支撑。这同时意味着,编入同一单元的教学资源,各自承担着不同教学任务,对于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所承载的不同层次定位。因此,对单篇课文的解读和把握,教师要明确文本在单元所承载的价值
备课组集体备课研讨的照片
(二)上课
王老师在录播教室上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节课。在课堂上一开始,王老师让学生看图,激发兴趣,了解位置。把学生带去一个迷人的地方,在我国南海的西北部,有一片岛屿,像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
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课文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本文整体脉络清晰,用词准确生动。
(三)研讨评价
课后,听课老师们进行了评课,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在研讨中擦出了智慧的火花。这次的备课组活动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使教师在教学上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听课记录
课堂评价表
附:授课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题 |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 年级 |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 |
课时 | 第1课时 | 备课人 | 王心柔 |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 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课文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本文整体脉络清晰,用词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并抓住关键词感受西沙群岛海水色彩的美丽。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小组合作画一画理解西沙群岛的海水色彩不同的原因。 | ||
教学目标 | 1.认识“富、饶、瑰”等12个生字,通过挑战的形式读好词语,指导写好生字“挺、鼓、数”和带有宝盖头的“富、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清文章结构。 3.抓住关键词语“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通过小组合作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理解西沙群岛的海水色彩不同的原因。 | ||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 一、 看图激趣,了解位置 1.(出示图片)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有辽阔的草原,处处有不同的景色。今天我们要去一个迷人的地方,在我国南海的西北部,有一片岛屿,像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 2.指名读词语——西沙群岛。通过预习,你从课文中知道西沙群岛在哪吗? (1)指名1人汇报 出示第一句: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 (2)(出示地图)能从图上找到西沙群岛吗? 师:西沙群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位置很重要。【贴板书】地理位置 (3)能把它的地理位置读清楚吗?指名1人读——齐读第一句 3.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齐读课题。 (1)读了课题,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富饶、物产丰富……) (2)“富饶”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看看“富”这个字。 (出示古文字)“富”字的上面是个宝盖头表示——房屋,下面是“一+口+田”。古时候一户人家有可居住的房屋,还有可耕种的田地,就算很富有啦! (3)西沙群岛就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再次齐读课题。
二、 读好词句,初读感知 1.词语挑战:鱼的身体越大,词语挑战越难哦!你想挑战哪一条鱼? (1)小老师领读词语 (2)这里有个多音字“参”,另外的读音还有-----,谁来组组词? 2.读句挑战:第四条鱼带来特别长的一段话能读好吗?(出示课文第4段)(1)指名1人读 点评:这段话很长,用“有的……有的……”这样分隔开来,句式整齐,把这几个词读重一些,更能听出节奏呢! (2)再指名1人读——齐读 3. 指名分段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三、再次读文,理清结构 1.课文主要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出示第一段标红第二句)指名读 若学生说不出,引导:第一句告诉了我们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第二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呢?全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贴板书】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2.课文哪一段主要写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第二段) 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又表现在哪?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圈一圈主要写了西沙群岛的哪些物产。根据学生汇报,相机贴板书。 【贴板书】海面 海水 颜色 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 鱼 海岛鸟 点评:哇,你找到了这么多的物产!这真是——(点题富饶)引读课题 3.课文最后一段又写了什么呢?【贴板书】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4.梳理板书:课文先……再……最后……这样很有条理地描写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四、精读第二段,感受海水的颜色美 1.过渡:让我们先来到西沙群岛的海边,感受这里的海水。请你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西沙群岛的海水有什么特点? 2.指名1人读第二自然段。 3.交流:谁来说说西沙群岛海水的特点? ★预设生1:海水的颜色很多 师:都有哪些颜色?请你读一读 (标红句子)指名读2人: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预设生2:五光十色 师:“五光十色”说明颜色很多,都有哪些颜色?请你读一读 (标红句子)指名读2人: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师:为什么这里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颜六色”?(指名说) ★预设3:瑰丽无比 师:什么叫“瑰丽”?(指名说)拆词法理解——可与玫瑰相媲美 4.过渡:清晨,灿烂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海面就出现了各种色彩,真是——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你能把西沙群岛海水的这种美读出来吗? (1)指名读第一句。 点评1:你的朗读就像这海底的山崖、峡谷一样,有高有低,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色彩的美! 点评2:在读表示海水颜色词的时候,最好读得有高有低(范读——生再读) 5.我们平时见到的海水大多是湛蓝的,为什么这里的海水却是五光十色的呢? 出示同桌合作要求:(白板上提前标画好海浪线) (1)合作读第二自然段。 (2)根据课文,说说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为什么会呈现出五光十色。 (3)用简笔画的方式画一画,确定1人准备汇报。 6. 指名上台汇报,其它同学补充。 (1)同桌展示朗读、汇报原因。 (标红第三句话):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2)能用上关联词“因为……所以……”说清楚原因吗? (3)指名读。 点评:特殊的地形造就了西沙群岛海水这一种与众不同的美,使人见了顿生喜爱之情。 7.小结:这一段先用“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两个词语总写西沙群岛的海水的特点,再写海水的具体颜色和呈现出色彩不同的原因。 (配乐合作读)让我们合作来读这一段优美的文字。女生读前一句,读出海水的颜色美;男生读后一句,解释原因。
五、总结本课,指导书写 1.总结:同学们,我们通过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的方法,感受到了西沙群岛海水的颜色美。那西沙群岛的海底、海岛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我们下节课接着来学习。 2.出示生字:挺鼓数 (1)分析字形结构(2)讨论注意点: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 (3)范写:鼓 3.出示生字:宝富 (1)分析字形结构,共同点:宝盖头 (2)讨论注意点:注意宝盖头的宽窄 (3)范写:富 4.生描红、临写。师生点评反馈。 | ||
板书设计 |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生字:鼓富 地理位置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海面 海水颜色 海底 珊瑚海参大龙虾 鱼 海岛鸟的天下 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 ||
教学资源 (课件、教具) |
课件、小白板、白板笔、生字小黑板
|
[教学反思]:
1.教学中创设意境,引导学生领略“美”的境界。
爱美、求美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美育是愉快教学四要素之一,而多媒体教学可以艺术地表现教学内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一个和谐的、充满美感的教学环境中既获得知识,又陶冶情操。首先读读品品,让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或者用语言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同时在多媒体教学平台上出示相关网页上的精美图片,引导学生品一品作者描绘的西沙群岛是怎样的美丽富饶,究竟美在哪里,让学生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感受作者对祖国西沙群岛的热爱和赞美。
2.教学中紧扣目标,抓牢关键句进行教学。
本单元的单元导语是“接住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曾老师紧扣目标,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带领学生一起探究作者是如何写鱼的,每句话是什么意思,从而寻找句子之间的关系,引出关键句的教学,以关键句为抓手,教学环节紧凑,教学重难点突出。王老师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
上一篇: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