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活动
发布时间:2023/3/20 14:19:32 作者:张玉红 浏览量:1155次
一、活动通知
按照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定于3月16日(周四)下午一节课开展主题为“融合共育,提高口算能力”的教研活动,下午第二节课在录播教室研讨。请
数学教师调整好自身课务,提前围绕主题思考,并准时参加活动。
二、活动主题
融合共育,提高口算能力
三、活动安排
时间:3月16日13:30—15:00
地点: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二(7)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时间 | 活动内容 | 年级 | 上课教师 | 活动地点 | 负责人 |
13:15—13:25 | 签到 | ||||
13:30—14:10 |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 二年级 | 骆小晗 | 二(7)班 | 张玉红 |
14:10—14:20 | 休息 | ||||
14:20—15:00 | 交流研讨 | ||||
|
|
|
|
|
|
四、活动流程
骆小晗老师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植树情境,以动画人物熊大一家导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根据情境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由扶到放,带领学生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让学生在交流中感悟口算方法,进行口算方法的优化,并且适时组织学生比较两题的相同与不同。骆老师在教学中更是关注到班级的一个特殊学生,单独给这个学生准备了一份练习,让那个学生用小棒图来学习口算。
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9~60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 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不同算法间的联系,整合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得数。
2.使学生在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并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感受探究口算方法的不同策略,发展初步的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体验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感受转化思想,积累联系已有认识学习新知识的初步经验。
3.使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交流等活动,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初步培养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探索口算方法的成功感,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是什么日子吗?是的,植树节到了,熊妈妈带着熊大熊二去植树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引入新课
先看第一个问题,熊大栽了多少棵?你打算怎样解决?(板书:45+23)
45+23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二、学习新知
1.探索算法,学会计算
引导: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请你们拿出学习单,在板块一上写下自己的口算过程。
交流:请学生展示作品(出现几种就展示几种),引导学生理解:
①按竖式计算过程算:5+3=8 40+20=60 60+8=68
②先算十位再算个位:40+20=60 5+3=8 60+8=68
启发学生得出下列算法并板书:(能不能先加20再加3?那怎样算呀?)
③先加几十再加几:45+20=65 65+3=68
2.强化算法
(1)引导:看懂这个方法的同学请举手?谁能再说一说?
强化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先加几十,再加几。
(2)引导:再看第二个问题,求熊二栽了多少下可以怎样算?(板书算式)
45加28 得数是多少呢?请你在学习单板块二上写下自己的口算过程。
交流:得数是多少,怎样算的?
结合交流,引导学生说一说:先算45加20得65,再算65加8得73。(板书)
(3)比较:请小朋友回顾上面两题的计算过程,比一比,这两题口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指出:这两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时都是先加几十,再加几。(板书:方法:先加几十再加几)不同的地方是第一题是不进位加,个位直接加上几算出得数;第二题是进位加,个位上相加时满10,得数十位上比第一题多1个十。所以口算时,还要注意不进位和进位的区别,正确计算。(板书:不进位加 进位加)
三、闯关练习
熊妈妈和熊大熊二栽完树要回家,但是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重重关卡,只有闯过这些关卡才能顺利到家,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吧!
1. 第一关:搬砖。让学生一组一组计算写得数。出示第1关,只有算对砖头上的每组题才能把它搬走。
比较:请小朋友比一比第一组三道题,32+57是按哪两题的过程算的?后面两组呢?
指出:每组里第三小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要按上面两小题的过程来算,也就是先算两位数加几十,再算加几。
2.第二关:采蘑菇。让学生把每朵蘑菇上题目口算出来才能采走。让学生一组一组计算口答。
比较:每组两题口算时有什么相同?为什么每组第二小题得数十位上比第一小题多1?
指出:两位数加两位数都是先用两位数加几十,再加几。不进位加得数十位上是两个加数十位上数相加的和;进位加个位满10,所以得数十位上比两个加数十位上相加的和多 1。根据这样的规律,我们可以估计得数是几十多。
3.第三关:最强大脑。说说得数是几十多。指名交流得数是几十多。
4.第四关:最佳会计。提问:你知道了哪些条件?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教师交流分享问题)
四、全课总结
1. 全课总结。
提问:你学会了什么新本领?那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要怎样算?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2.圆满回家。
恭喜大家帮助熊大熊二回家了!
二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我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放给学生们,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表达。通过独立思考,大多数同学能说出相同数位相加的方法和列坚式的方法,但是只有2个小朋友想到了用分成的方法,有一名同学想到了特殊方法。本次讨论结果说明,学生们的思路还不够宽,普遍还是想不到,这也和上个学期没有学习这个的计算有关。通过这次讨论他们又积累了一次经验,相信他们马上要学习的很多计算知识,对以后的个人思维提升都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学期属于计算较多的一个学期,本节课作为第一个算理课,知识也不难,我放慢课进度,跟学生强调了计算过程的重要性,加强了学生对不同方法的交流和思路。关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在这节课体现的主要是承接“转化”思想,把本节课学习的新计算转化为他们以前学过的计算类型“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对于那个特殊的学生,他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我就借助小棒图,让学生进行学习,减低学习难度,提振学习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