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月华路小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3/10/20 14:30:22 作者:马晓欢 浏览量:841次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
一、活动通知
按照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定于10月19日(周四)下午第一节课在三(3)开展“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听、评课暨《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备课组活动。请三年级数学教师调整好自身课务,提前围绕上课内容思考,准时参加活动。
二、活动主题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听、评课暨《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备课组活动。
三、活动安排
时间:10月19日(周四)下午第一节课
备 课 组 活 动 安 排 表 | |
执教内容 |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
活动时间 | 2023.10.19 |
执教教师 | 张莹 |
参与教师 | 全体三数学教师 |
上课班级 | 三(3)班 |
四、活动照片
五、活动记录
附: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1~73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从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并通过列表的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呈现例1,引人课题
1.谈话导人:在收获的季节,小猴每天都帮助妈妈摘桃,而且摘桃的本领越来越强。可是,它在摘桃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大家愿意帮它解决吗?
2.出示例1,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情境图,并各自读题。
3.提问:题中告诉我们哪些已知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结合学生的回答,相机给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做上合适的标记。
4.指出:这个问题,相信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解答,而且大家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也会是多种多样的。但究竞采用了怎样的思考方法,采用的思考方法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思考方法,估计很多同学都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间题的策略)
二、初用策略,探寻思路
1.提问:题中有一个已知条件是“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你知道这个条件是什么意思吗?
2.学生在交流后追问: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 ……还可以想到“第( )天比第( )天多摘5个”?进一步追问:第一天摘的个数+5=第二天摘的个数,还可以想到“第( )天摘的个+5=第( )天摘的个数”?
3.启发:我们已经弄清了已知条件的含义,现在请大家继续想一想,根据“第一天摘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两个条件,你能分别算出什么?(第二天摘了多少个,第三天摘了多少个 ……)
追问:在能够算出的这些问题中,你认为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接着算什么?
4.提出要求:按刚才讨论的解题思路,你能列式计算小猴第三天和第五天摘桃的个数吗?动手试一试。
学生列式解答后,进一步启发:如果让你列表求出答案,你认为表中第一栏该填些什么?其他各栏呢?
组织讨论;填表时,大家都是从左起第一栏填起,接着依次填第二、三、四、五栏,你是怎样想到按这样的顺序填写的?(从第一天摘30个开始,一天一天地推算)
引导反思:比较列式计算和列表求出答案的过程,你觉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从第一天摘30个开始,依次求第二天摘了多少个,第三天摘了多少个 ……)
追问:求第二天摘桃个数时,用到了哪些条件?求第三天摘桃个数时呢?
指出:不管是列式计算,还是列表求出答案,我们都是从已知条件出发,一步一步地进行思考。像这样,从已知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解决问题过程中,主动地加以运用。(把课题补充完整)
三、类比应用,丰富体验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每小题中的已知条件,再提出要求:你能根据这些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后,追问:你是根据哪些条件想到这些问题的?想到的这几个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读题后提问:你知道“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这个条件的意思吗?
启发:根据已知条件你能求出哪些问题?在这些能够求出的问题中,你认为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按讨论的思路把题中的表格填写完整)
进一步追问:求第一次反弹高度时,用到了哪些已知条件?求第2、3、4次反弹高度时呢?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
学生解答后,组织讨论:你是从哪些条件想起的?想到了什么?求出白地砖的块数后,再联系哪个条件就能求出花地砖的块数?
四、自主应用,提升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后,提出要求:你能根据题意在下面的图中画一画、涂一涂,标出芳芳和兵兵两人的位置吗?
学生操作后,提问:从图上看,芳芳和兵兵之间有几人?
进一步要求:如果列式计算,可以怎样做?(18-8-4)
引导反思:解决这个问题时,是从哪些条件想起的?你认为画图对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帮助?
2.做“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读题后,提出要求:根据题意,你估计从第几个正方形开始就画不下了?把你估计的结果悄悄写下来。
引导:每人的估计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要想知道哪个同学估计得对,可以怎样做?(动手画一画)
学生操作后,组织交流:哪些同学估计的结果是正确的?解决这个问题从哪里想起比较合适?你觉得还有哪些方法对解决问题是有帮助的?
五、全课小结
引导:这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策略?能具体说说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在解决问题时要怎样想吗?你还有哪些收获?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知道了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要先理清题里的条件和问题,再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分析时可以从条件想起,找有联系的条件想能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完成解答。解答时,可以列式解答,也可以列表算出结果。
通过学习,小朋友还感受到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想得比较清楚,能很快找到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板书设计:
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一)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30个 | 35个 | 40个 | 45个 | 50个 |
第二天:30+5=35(个)
第三天:35+5=40(个)
第四天:40+5=45(个)
第五天:45+5=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