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启新智,AI融教
发布时间:2025/4/22 13:23:14 作者:朱妮娅 浏览量:913次
四月的金陵,春樱初绽,新绿满枝。在这万物竞发的季节里,南京市月华路小学至善路校区迎来了一场教育与技术交融的春日盛会。2025年4月2日,郭有吉名师工作室以“AI赋能的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为主题,携手一线教师共探未来课堂新范式,为传统教学注入春日般蓬勃的革新力量。
课堂实践:技术点睛,学科共融
第一节由南京市月华路小学的柏云秋老师带来了四下Unit6 Whose dress is this?(Story time)的课例展示。在柏老师的课堂上,AI数字人化身“智慧助教”,以一段动态视频拉开课堂序幕:虚拟角色身着各国传统服饰翩然起舞,学生瞬间被吸引,纷纷猜测“Whose dress is this?”词汇教学中,数字人精准示范发音,学生通过AI语音识别功能即时跟读纠音;情景对话环节,数字人模拟真实社交场景,学生两两搭档,在“虚拟试衣间”中运用句型编演对话,课堂俨然成为语言实践的活力工坊。
第二节是由齐武路小学的姚星云老师带来了四下Unit7 What’s the matter?(Story time)的课例展示,姚老师巧妙打通情感教育与技术应用。AI生成的韵律chant将“hungry”“tired”等词汇化为轻快歌谣,学生击掌跟唱,枯燥单词瞬间“活”了起来。课堂高潮处,AI创作的英文藏头诗以“LOVE”为轴,串联家庭温情与情绪管理智慧——“Listen to your heart, Open your arms, Value every feeling, Ease your mind with love”,诵读声中学生眼含触动。课后,姚老师分享道:“AI不仅让备课效率翻倍,更让课堂成为情感与知识共生的土壤。”
讲座深耕:技术为桥,无界育人
朱妮娅老师的专题讲座《AI技术助力教学创新的实践路径》引发深度思考。她以“备课-上课-评价”为链,生动演示AI如何打破学科壁垒:备课中,借助Kimi工具从译林版教材提炼科学、地理等跨学科元素;课堂上,虚拟教师引导澳大利亚文化探索,AI生成的袋鼠动画与英文地理歌谣同步呈现;课后评价环节,学生以AI设计的“校园生活”双语电子报融合美术与信息技术,实现多元能力培养。“AI不是替代教师,而是帮我们摘下‘学科眼镜’,带学生看见更广阔的世界。”朱老师如是总结。
总结升华:以智提效,向新而行
活动尾声,江宁区特级教师郭有吉立足全局,以“三个融合”为本次活动定调:一是工具与人文的融合——“AI让备课从‘绞尽脑汁’变为‘精准创作’,但技术永远服务于教育温度”;二是学科与生活的融合——“哪吒IP表情包、妈妈一日Vlog等设计,证明技术能让知识从课本走向真实世界”;三是当下与未来的融合——“今天的课堂已播下种子,未来学生不仅是AI的使用者,更应是其背后的思考者与创造者”。郭特呼吁老师们以“探路者”姿态持续学习,让AI成为教育创新的“加速器”,而非“快捷键”。
暮色渐沉,研讨暂歇,但AI赋能教育的探索永无止境。当技术的清泉润泽课堂,当创新的嫩芽破土生长,这场AI赋能的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革新,正悄然书写着未来教育的注脚——那里,教师是智慧的引航者,学生是思维的舞者,而AI,则是让每个起舞时刻更加璀璨的星光。
文稿:朱妮娅
摄影:王舒欣、张唯
上一篇:音韵绘卷,童声飞扬——月华路小学语音与绘本融合教学的诗意探索
下一篇:已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