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秋趣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2025年秋季社会实践集锦
发布时间:2025/10/24 8:12:55 作者:戴莉娟 浏览量:277次
金风送爽,桂香漫溢,秋日的调色盘为校园镀上了温暖的底色。在这充满诗意与收获的季节,南京市月华路小学3—6年级的同学们,满怀期待地开启了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秋季社会实践研学之旅。为保障活动安全有序、学有所获,学校前期精心筹备:先后召开行政部署会、带队教师培训会与学生动员大会,明确活动目标与职责;同步发放《致家长一封信》,搭建家校协同桥梁;学生活动部更是量身定制研学课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带着方向探索,满载收获返程。
至善路校区
龙出没,一起做回“野孩子”
10月16日,当秋阳为佘村的山林镀上温暖金边,当秋雨为佘村的石阶润上浅淡湿痕,一场为南京市月华路小学至善路校区三、四年级小月芽们定制的秋季研学之旅,正悄然拉开帷幕。这一次,小月芽们走进藏在山水间的龙出没乐园,在自然野趣与奇幻冒险中解锁成为“野”孩子的快乐密码。
趣游乐园初体验
大巴车刚驶近龙出没乐园,车窗便被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挤满。山坡上探头的仿真恐龙、色彩鲜艳的侏罗纪拱门,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蹦床区里跃起的身影,小火车上并肩的笑脸,处处洋溢着纯真的快乐。
晃晃桥成了勇气试炼场,刚开始有些孩子随着桥面摇晃略显紧张,但在同伴“别怕,跟我走”的鼓励中,他们稳稳抓住扶手,一步步调整节奏。成功抵达对岸时,转身挥手的笑容格外灿烂。那不仅是闯关成功的喜悦,更是伙伴间温暖互助的见证。

文明亦是道风景
午餐期间细密的小雨飘了下来,导游和老师一起寻找避雨的场所,小月芽们则帮忙快速铺开防水餐垫,很快便围出了一个个温暖的角落。分享食物时,大家小心地递着餐盒,生怕雨滴溅到饭菜里;接过同伴递来的三明治时,还会笑着说 “谢谢”,雨声里裹着甜甜的互动。用餐结束,小雨还没停,小月芽们便撑着伞蹲下身,收拾不小心掉落的垃圾,连沾了雨的纸巾都不放过。最后,大家合力把餐垫擦干净叠好,提着垃圾袋快步走向垃圾桶。雨中忙碌的月华少年,是最美的风景。
出行攻略大比拼
龙出没乐园藏于佘村山坳间,层峦叠嶂环绕,初访游客常遇 “找路” 难题。别担心,小月芽化身 “出行规划师”,送上全方位便捷攻略。
攻略里有彩笔绘制的清晰路线:乘公共交通,从学校附近地铁站出发,换乘 835 路公交直达乐园门口;亲子自驾更省心,导航搜索 “南京龙出没乐园(江宁佘村店)” 即可;想添乐趣,还能走 “秘密路线”—— 从佘村古村落启程,沿山间步道前行,打卡金黄稻田与叮咚溪水,先享自然之趣。攻略中还包含游玩时间建议与接驳小贴士。有了这份贴心指南,游客的 “寻龙之旅” 从出发起便满是安心与期待。
智趣乐园创想家
在龙出没乐园,小月芽们化身“创意顾问”,为恐龙世界注入奇思妙想。他们提议在科普馆增设“恐龙AR互动区”,让游客能与虚拟恐龙对话;或开发“化石挖掘模拟游戏”,亲手体验考古的乐趣。这些金点子,正悄然点燃大家对古生物与科学的好奇之火。
湖东路校区
秋色印紫清 研途观万象
当书本知识遇见鲜活自然,当童真好奇碰撞生灵万物,南京市月华路小学湖东路校区三、四年级的小月芽们,便在紫清湖野生动物园的微凉秋风中,以"动物观察家"与"园区规划师"的双重身份,开启了一场自然与动物的奇妙探索之旅。
沉浸式探索,解锁动物奥秘
踏入熊猫馆,看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或悠闲啃食竹子,或在草坪上打滚,小月芽们纷纷拿出研学单,一边轻声交流,一边认真记录,近距离感受“国宝”的可爱与灵动。
随后,大家登上动物园小火车,沉浸式体验了与自然共生的乐趣。车窗掠过,鸵鸟踱步、斑马欢腾、大象饮水、狮狼休憩……小月芽们兴奋地指着眼前的动物,不时发出惊喜的赞叹。

化身小小研究员,解读动物行为密码
在“动物行为观察报告”任务中,小月芽们化身专注的动物观察员,用十分钟的细致记录,解读动物行为背后的趣味密码。
四年级的李涵精准解析了蓝孔雀从抖羽到开屏的求偶行为;余天欣则用画笔生动捕捉了兔子奔跑、躲藏的活泼瞬间。三年级的同学们同样出色:高艺芯记录了猴子在林间跳跃的灵活姿态,推测其是在交流与玩耍;赵恩琪对鸵鸟的群居与繁殖行为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研究。
“猴子理毛是在交朋友吗?”“老虎踱步是在巡视领地吧?”……这一连串充满童趣的“心声解读”,让整个观察过程充满了发现的深度与成长的乐趣。
争当规划师,描绘理想动物园蓝图
午后 “未来生态园区投资计划” 任务中,小月芽们手握 “一亿资金”,化身创意 “园区规划师”,为动物场馆改造与新建贡献奇思妙想。
三(3)班冯悦溪聚焦熊猫场馆,通过采食、嬉戏、休息三区划分,搭配可移动玩具,既满足熊猫自主采食需求,又避免活动单调,兼顾其生理与心理幸福。
四(2)班李涵打造 “蛇影秘境?地底森林”,为蛇类设置树栖、穴居、水栖分区,游客可通过半透明弧形通道、地面光斑投影,从天上栈道、地下观察窗、水面浮桥多维度观察,还原蛇类天然生活环境。
三(5)班高艺芯设计 “迷雾森林中的老虎” 场馆,以高度仿真森林环境、多样植被地形,让老虎自由地穿梭;游客可通过全景观透明通道,沉浸式观察老虎的自然行为。
三(9)班赵恩琪规划 “迷雾中的动物王国”,按生态习性划分海洋鱼类、爬行动物等多个区域,兼顾动物生活需求与游客游览路线。
四(7)班王静和推崇“散养”模式,布局鳄鱼池、鸟类水域等展区及服务设施,平衡动物自由与游客体验。
小月芽的设计处处体现动物福利与游客体验的平衡,恒温馆、遮阳棚、互动科普牌、无障碍路线等细节,让保护动物与科学规划理念融入每一份蓝图。
在自然的怀抱里观察、在创意的世界里规划,小月芽们不仅收获了对动物的深入认知,更在实践中播下了爱护自然、守护生灵的种子。
四季风华 对话英烈
当课堂的书页与历史的年轮相遇,当稚嫩的脚步踏上红色的土地,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就此开启。为了让革命精神根植心灵,让爱国情怀落地生长,南京市月华路小学至善和湖东两校五六年级全体师生,分别在10月15日和10月17日,怀着肃穆与敬仰,走进雨花台烈士陵园,开展了以“四季风华,对话英烈”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庄重的探寻中读懂了初心使命,在深刻的感悟中汲取了奋进的力量。
英烈默立,松柏寄情忆峥嵘
雨花台上青松挺拔,宛如坚守岗位的忠诚哨兵,守护着这片被英雄血染的圣地。全体师生心怀敬仰之情,列队肃立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在朝阳的映照下璀璨夺目,静静地诉说着那个风云变幻、战火纷飞的年代。师生们低头默哀,向那些为民族解放伟大事业英勇捐躯的烈士们表达最崇高的敬意。全体队员在纪念碑前重温入队誓词,那铿锵誓言回荡天际。
史料为证,初心如磐映赤诚
走进庄重而肃穆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同学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在泛黄的史料中探寻着先烈的伟大足迹。展柜里,那些破旧的衣物铭记着战火的残酷烙印,那些斑驳的狱中遗书倾诉着对祖国的深切眷恋,而那些锈迹斑斑的日常用品则见证了他们坚如磐石的气节。当目光轻轻拂过邓中夏、恽代英等英烈的生平事迹,同学们宛如穿越时空,与英烈们展开了心灵的对话。“之前在课本之上领略他们的风范,今天看着这些实物,更感受到‘英雄’这两个字的沉甸甸分量。”一位同学在研学手册上,郑重地记录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研学实践,赤诚永续英雄志
在“班级红色讲解员”活动中,同学们借助“云探馆”方式先行搜集英烈的感人故事,精心制作了引人入胜的线索卡,逐一讲述了何雪松的狱中诗篇、赵良璋的派克金笔、丁香的手工织物等珍贵物品背后的动人事迹,使得红色记忆在同学们的分享中得以代代延续。
湖东路校区六(8)班的谷静惜同学透过何宝珍的照片,深切体会到了“信仰高于生命”的英勇无畏精神;至善路校区六(7)班的汪子琪同学则细致入微地讲述了“小萝卜头”以铅笔传递希望与勇气的故事。
这些英雄的故事,不仅让同学们铭记历史,更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的思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为了信仰和理想而奋斗的英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
通过观察,孩子们绘制了雨花台花卉植物与英雄精神的对比图谱,深刻理解了二者之间的联结。松柏四季常青,恰似英烈们坚定不移的信念,宛如邓中夏“骨头烧成灰也是共产党员”的坚定誓言;丁香清新淡雅,其芬芳恰似地下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崇高风范,犹如丁香烈士用生命捍卫革命秘密的精神;梅花于寒冬中绽放,映照着英烈们面对艰险坚韧不拔的意志,正如丁行在囹圄中坚守信仰、英勇斗争的豪情。每一幅图谱都图文并茂,每一句感悟都诚恳真挚,它们共同展现了同学们对红色文化的深刻领悟与传承之志。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月华少年们在历史的滋养中坚定了理想信念,在实践的锤炼中增强了责任担当。那些定格在研学手册中的文字与画面,那些回荡在校园里的英烈故事,终将化作成长的力量,激励着他们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在人生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让英雄精神永放光芒!
在龙出没乐园,至善路校区的同学们沉浸于自然探索与文明践行;在紫清湖野生动物园,湖东路校区的同学们专注于动物观察与创意规划;而在雨花台烈士陵园,两校区高年级学子则完成了红色追思与精神传承的升华。本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堂贯通课内外的沉浸式学习课,更是一场关乎快乐、责任与信仰的成长历练。秋意渐浓,研学虽已落幕,但成长的印记已深深镌刻在每一位月华少年心中。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