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三、四年级数学备课组】备课与上课的思考与探索
发布时间:2019/11/13 13:12:15 作者:胡华芳 浏览量:1035次
备课与上课的思考和探索
备课和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两个重要环节。要备好一节课,就要守住本真,营造课堂的学习场,交流场和对话场。要守住本色,由泛化回归实效,由外化回归内化,由低效回归高效。备课要备教材、学生和教师,要将这三者有机融合。备课不能只是抄一遍教材,不加思索。不能走马观花,要准确解读,灵巧运用。
备课要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教师要会“煮”教材。
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从熟悉的物体上找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最后引导比较,体会相互间的练习和区别。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教师要会“组”教材。组就是调整的意思,即总量不变,只是变换教材各单元的顺序,重新整合教材,使各个知识间相互照应,融合为新的主题。组教材,也是“解读”或“解构”教材,以怀疑、批判的方法使原来的教材显露另外的意思。
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这节课,可以这样设计:观察现象,逐步感知间隔排列的规律,然后比较数量,深入研究间隔排列排列,接着是灵活运用,进一步体验间隔排列,最后进行梳理总结。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教师要会“主”教材。比如《7的乘法口诀》没有采用书上的设计,而是根据孩子的实际学情,孩子7的口诀进本会背,那么久让孩子作为小老师,带着我们学习。先让孩子自己写一句7的乘法口诀,然后孩子自己介绍这句口诀的意思,说一说这句口诀可以写那些乘法算式。以这种方式根据孩子的实际经验重新“主”教材,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孩子的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