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管理>> 文章
让分析思维在科学探究中“发声”

发布时间:2020/7/3 9:42:29 作者:陆文 浏览量:1122次

让分析思维在科学探究中“发声”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科学组教研活动报道

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科学教学研究,不断提高科学教学活动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72日,南京市月华路小学科学教研组开展了以“让分析思维在科学探究中‘发声’”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

分析思维包括归纳推理、演绎推理、证明等逻辑思维,是一种经过仔细研究、逐步分析,最后得出明确结论的思维方式。在科学探究中,学生应学会自主针对问题,运用已有经验设计探究方案,并分析所得数据获得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思维分析能力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但由于低年级学生探究经验不足,教师经常直接讲授探究方法,思维分析并未得到训练。因此,此次教研活动围绕如何让分析思维真正得到锻炼开展。

ac3fe891b72d2d28008d49bfb780474

为上好一节教研课,本次教研胡蓉老师与张孟瑶老师同上一节课《磁铁的两极》。首先,科学教研组所有成员共同探讨设计出该课的1.0教案。接着由张孟瑶老师进行第一次授课。张老师共设计了5个探究环节,学生从磁铁的不同部位可以吸附多少个小钢球入手,探究得出一个结论的同时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探究环节环环相扣,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磁铁两极的相关性质。本节课,张老师注重学生对结果的分析和新问题的提出,学生通过对操作过程中新发现的分析,学习发现问题的原因,让分析思维得到提升。

74f3b516b74d39bfd5c9f8568a1a048       647eba907b8c1c84b6148c48c42c7c8

课堂结束后,教研组结合张梦瑶老师的课堂教学与2.0教案,再次探讨该课细节,思考如何在方案设计中也融合分析思维的运用,并整理出3.0教案。之后,胡蓉老师进行了第二次授课。胡老师将相关环节整合,探究过程缩减为三个,增加学生的思考时间。学生以小老师的角色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结合已有经验尝试方案设计。在探究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这一性质时,学生设计方案有所欠缺,但胡老师并没有直接指出,而是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这样的设计远比直接点出的效果多很多。

500613e27cf1c462b84b806f6ea13ce    486edf398efbe49492c3f416140f5c3

最后,一场对此次教研的反思也必不可少。科学教研组结合两次授课情况,探讨出分析思维不仅是对结果的分析,更应该是对开始的确定,过程的纠正,结果的归纳。一次探究活动,学生的主动性促使了分析思维的发展,分析的成功激励主动地欲望,两者相辅相成。在今后的科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勇敢的放手让学生去学习、设计,这样才能让分析思维真正发生。

站点统计:今日访问: 98次 | 昨日访问: 7585次 | 本月访问:72076次 | 访问总数:5069589次 | 文章总数:2696条

联系电话:52779288  邮编:211100  邮箱:njsyhlxx@163.com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至善路6号

CopyRight © 2018-2020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