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美术教研组)南京市月华路小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美术教研组活动(二)
发布时间:2020/11/20 23:06:18 作者:陆文 浏览量:924次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美术教研组活动(二)
一、活动通知
按照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定于11月18日(周三)上午第三节课开展主题为“以绘本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创新能力”的教研活动,第四节课在美术室集中研讨。请全体美术教师调整好自身课务,提前围绕主题思考,并准时参加活动。也欢迎其他学科教师,参与本次美术组教研活动。
二、活动主题
以绘本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创新能力
三、活动安排
时间:11月18日10:15-11:00
地点:南京市月华路小学美术室1
参加人员:全体美术教师
授课安排:
活动时间 | 活动内容 | 年级 | 上课教师 | 活动地点 | 负责人 |
10:05—10:15 | 签到 | ||||
10:15—11:00 | 《像什么呢》 | 一年级 | 王亚楠 | 美术室1 | 耿天誉 |
11:00—11:10 | 休息 | ||||
11:10—11:50 | 交流研讨 |
四、活动流程
王亚楠老师首先通过出示一张撕纸图片,让学生猜一猜他像什么,最后添画成小猪佩奇的形象,吸引学生兴趣,从而导出课题“像什么”。接着她依次展示2张撕好的纸片,让学生进行联想,学生在讨论中迸发无限灵感。然后她通过撕一撕,贴一贴,想一想,画一画的环节让孩子完成第一次练习作业,体验撕纸添画的乐趣。播放微视频让学生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样进行联想创作的,让这些优秀的撕纸里外添画的形象冲击学生的思维,利于学生打开思维。到了教师示范环节,她将自己随意撕的四张纸片展示给孩子们联想,选择四个合适的形象在调换合适位置后进行添画,并说出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孩子们用这种方法也都创作了属于自己的小故事,并在展评环节介绍自己的有趣小故事。
最后,美术教研组还对本节课进行了交流讨论,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在交流中提高水平,相信听这一节课老师们都受益匪浅。
附:任课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以绘本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创新能力》
——以《像什么》为例
王亚楠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让学生在撕一撕、贴一贴、画一画的活动中进行平面造型,它有别于“撕纸贴画”。学生是以偶然得到的纸片形状进行想象,以感性的题材融合理性地思考。教材图例围绕“撕出来的形状像什么呢”分二组展开:一组是将纸随意撕开,选择其中的一片纸块进行想象并添画,另一组是将一张纸随意撕开,把所有的纸块全部利用起来,想象并添画。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了启发,进行联想、想象和创造,体验了造型活动的乐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不高,本课的设计就要从撕各种基本形开始,由浅入深地激发学生的想象,添画熟悉的形象,让他们积极思考,互相讨论、交流,从单个的形象到组合形象,再到整幅拼贴。
认知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掌握“先撕后想”的创作方法。
技能目标:让学生学会以偶然撕出的纸块形状进行想象添画,创作新形象,并将这些形象创编出一个小故事。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与创作能力,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先撕纸,后想象,再添画。
教学难点:根据撕出纸块的形状特点进行巧妙的想象、添画。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作业、彩纸、水彩笔、胶水
学生准备:各色彩纸、固体胶、勾线笔、水彩笔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不小心撕坏了一张纸,大家觉得它的外形像什么呢?
在老师眼里,它又特别像我们熟悉的一个好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呀?
生:小猪佩奇
师:同样的纸片,有的同学觉得像。。。有的同学觉得像。。。那到底像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像什么呢》
二:新授
1撕一撕 贴一贴
原来撕坏的纸片可以让我们产生这么多的奇思妙想, 大家想跟着老师一起来玩一玩撕纸的游戏么?
下面小朋友们跟着老师拿出一张彩纸,(板书“撕”)可以直线撕,这样的撕法速度快,纸的边缘光滑,类似直线(板书画直线);还可以拐弯撕,左拐弯右拐弯都行,这样的撕法速度慢,纸片边缘发生了变化,怎样的变化,类似曲线(板书画曲线)。这样老师总共撕了2次,撕出3张纸片。还要把最喜欢的纸片涂上胶贴到白纸上,贴在白纸哪里?生:中间(示范涂胶贴白纸中间)(板书“贴”)。这样的撕和贴你们学会了吗?
师:请同学们大胆撕,大块撕!(巡回指导)贴到纸的中间。
师:老师看小朋友们都完成了任务,真的很棒!
师:大家举起来互相看看纸片都像什么呢?看看这个像动物,看看那个像怪物,撕出来的形状千奇百怪!纸片先放下,待会再研究。
2想一想
(1)图片一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张纸片,想一想:它像什么呢?(板书“想”)
生:像老虎,哪里像呢?
像熊,像猫,哪里像猫?从哪儿看出来像?
师:原来大家是顺着纸的形状去观察的。
师:看看老师想到了哪些,分别出示老虎、熊、猫等动物图片,
师:观察纸片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如果把纸片倒过来看,它又像什么呢?(PPT出示倒转的纸片)
生:像。。像闹钟,是哦,左右像闹钟的脚。像宇宙飞船,
师:哪里像,想象力真丰富!
师:(PPT出示)看看老师想象成什么了,一起大声说:大象、人、花盆
师小结:纸片相同,想法不同,所以画出来的样子也会不同。
(2)图片二
师:我们继续看这张纸片,像什么呢?生:山。。。
师:大家都想到山,除了山还像其他吗?
生:像驼峰、山、两棵树、金字塔等。
师:换个方向看,又像什么呢?
生:短裤、人的两条腿等等。
师:(PPT出示)来看老师想到的:山(老师也想到了山,还种满了树)、一条肥大的裤子、张开嘴巴的鱼
师小结:先想后撕不算新,先撕后想才聪明,顺着纸形去想象,张张撕纸有生命,转个方向再联想,张张撕纸更有趣(PPT出示总结:转动方向)!所以大家要转动方向之后再联想,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3)画一画
师:这些纸片形状各不相同,老师想请小朋友上来画一画,变一变,谁想试试!下面的同学可以在我们刚才撕贴的作品上继续添画。(注意可以变化角度进行想象哦!)
(教师巡视,选出一两幅作品和台上作品进行点评)
师小结:从刚才的作品来看,我们发现有的小朋友在纸片上进行添画,可有的是在纸片外面添画(PPT出示)当然了,还可以里外结合进行添画。
师:想象添画的东西太多了,看看老师的纸片都画成了什么:有人物、动物、植物、实物、风景等等(PPT出示),只要你能想得到,就能画的好。
3欣赏学生作品(小视频播放)
师:最后一幅和前面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三张纸片都贴到画纸上进行想象添画
4教师示范
师:小朋友们变得真好,接下来我们加大一点难度,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这里有一张折叠的卡纸,我们把它打开,老师将刚刚撕好的纸放在第一面,请告诉老师他像什么吗?我听到了有同学说像小猫,老师再拿出第二张撕纸放在第二面上,他又像什么呢? 。。。。非常感谢同学们帮老师请来了这四个小演员,老师脑海中忽然呈现出这么一个小故事,我将纸片调换一下顺序,第一个场景中有一只小动物(预设小猫),他叫叮当,他非常喜欢探险。第二个场景是小猫来到了一个山洞中,遇到了一个大型的昆虫(预设蜘蛛),要吃掉它,于是小猫抓起一个石头扔向了它,它吓跑啦。第三个场景:小猫继续往前走,遇到了一个很可怕的怪物,勇敢的叮当战胜了怪物,继续往前走。第四个场景:小叮当发现了前方有亮光,走进一看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预设城堡)。发现了一个新的家园,于是在那里幸福的生活下去了。(教师边添画边说故事,完成四幅连环画的想象添画)
大家学会了么?
三:学生创作
用上刚才的方法,
作业要求:1.随意撕纸、先撕后想(PPT出示)
2.尝试联系这四个想象的撕纸角色,通过添画,将他们连成一个小故事。
3.四个角色可以根据需要调换他们在四张纸上的位置。
四、展示评价
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位小朋友的作品?
哪位小朋友介绍一下自己你的作品呢?
教师,老师觉得这里特别有趣,你能告诉这里你是怎么想的么?
生:。。。。
师:这么有趣的故事,你想到给他取一个什么名字呢?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今天的表现太棒了,同学们不仅创作出了心目中的有趣的形象,还将它们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更加有趣的小故事。如果在上面加上一些文字,就是我们最熟悉的绘本故事了。
五:拓展
同学们,你们知道么。撕纸画艺术其实是古老的传统手工艺术,它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武汉画家江先孝,在武汉他被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我们的传统艺术继承和发扬广大!
四、板书设计
像什么呢
撕一撕 想一想 贴一贴 画一画
五、教学反思
王老师这节《想什么呢》的亮点在于学生在学习完撕纸添画方法后再进行撕纸的故事创编,这节课的重点是先撕纸,后想象,再添画,教学难点是根据撕出纸片的形状特点进行巧妙地联想添画,比较有趣的是对于她自己来说这节课存在另一个难点。在创编有趣的故事过程中,四个形象都是学生们临时帮忙形象的,王老师脑海中已经预设好一个故事的框架和角色,但面对学生各种临时的想象,她需要根据实际角色临时调整原先的故事剧本,不过这种联想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用这种独特方法来创编故事地兴趣。
学生在撕纸的过程中,会将纸撕得粉碎,这样难以想象成新的形象,因此课前控制好纸的大小,课堂上则要求学生控制撕纸的次数。有的学生为了求新,在添画过程中会以主观绘画为主,不考虑客观的纸块形状,所以要求学生想象得要合理巧妙,在作业过程中出现得“撕纸贴画”的情况应及时纠正。最后在学生创编故事之前可以给时间相互交流一下自己联想的形象和想到的小故事,这个讨论交流的过程也是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过程。这样可以避免在后期评价时每个学生只能介绍自己的作品,无法解读其他同学的作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