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管理>>校本研修>> 文章
【校本研修: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四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

发布时间:2021/12/6 16:47:35 作者:黄巧燕 浏览量:2500次

   12月6号下午第二节课,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教师集中在办公室进行备课组活动。

63bf06317cc08f7c1832277a2f1b8f1

活动内容:

第七单元备课《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由干书云老师主备,其他老师进行研讨。

研讨中,陶明月老师提出建议: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对比体会,如“紧握着拳头”“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慰”“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

韩华老师指出:这篇文章在编排上比较有特点,并不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要引导学生体会:三个事件,为什么不按时间顺序写?为什么第一个事情写的最详细?让学生结合表格,尝试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C:/Users/DELL/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18162713/output_1.jpgoutput_1

附干书云老师教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掌握本课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肃”的笔顺。
2.围绕“中华不振”把握文中写的三件事,并能够结合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体会周恩来立志读书的原因,并能从小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三件事,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理解生字词,并正确书写“肃”。
2.能够简要概括课文所写的三件事,并能够理清三件事之间的关系,了解倒叙的写作方法。
3.阅读第一个故事,体会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
一、导人
1.齐读课题

2.理解意思。
3.课题中的“中华”指的是哪里?“崛起”又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
教师预设:“中华”指的是我们的祖国--中国。 “崛起”就是振兴的意思。
4.课题连起来的意思就是什么?学生根据理解表达。
5.带着你的理解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
1.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文中的生字词你都会读吗?

(1)  教师出示生字词。

崛起 模范  魏校长  清晰  仿效   淮安  疑惑  惩处   训斥
(2)学生自读生字词。
(3)教师指名学生朗读,正音。
三、初读课文.梳理主要内容
1.同学们,这篇课文讲的是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期立志读书的故事,在整个故事中有几个小故事,分别讲的是什么呢?试着简要概括。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谁来与我们交流?
(2)教师预设:第一个故事是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个故事是伯父让周恩来不要随便去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玩,因为中华不振。第三个故事是周恩来看到中国人被外国人欺侮。
同学们,通过抓住关键要素的方法,大家概括得很简洁了。老师还有一种方法让我们的概括更加简洁。这种方法就叫作“小标题法”,例 如,我给第一一个故事拟了一个小标题“立志振兴中华”,对比下,老师怎么修改的?学生交流。
(3)教师预设:去掉了人物,留下了主要事件,并用简短的词语概括事件。
现在同学们也尝试用“小标题法”来概括第二、三件事。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立志振兴中华
耳闻中华不振
目睹中华不振
3.读读这三个小标题,想一想,这三个故事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学生交流。
教师预设: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华不振,因此立志振兴中华。
4.如果从故事发展顺序的角度来看,这三个故事的写作顺序似乎 应该换下,怎么换? 那作者为什么要把最后个故事放到第个来写呢?
学生交流。
教师预设:这是倒叙的方法,突出立志是这篇课文最重要的内容。

四、读“立志振兴中华”

1.在一次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是怎么答的?读读相关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教师预设:
为家父而读书。(为了父亲的期望、要求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为了明白道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2.“光耀门楣”这个词现在我们不太常见到,理解吗?门楣,就是正门上方门框上部的横梁,此处指代门第、家庭。让自已的家庭觉得荣耀,其实这里指的是做官出人头地。
3.可是周恩来却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齐读。
4.是呀,一个才十二三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抱负和胸怀,怎能不让人赞叹?魏校长也被眼前这个孩子给震动了。学生再次齐读周恩来的志向。
5.让我们再次回到那堂课上,分角色读读课文的第个故事。学生分角色读。
五、小结
是什么让少年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六、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抓住关键语句,感受“中华不振”给少年周恩来带来的心灵撞击,学习结合历史背景读课文的方法。
2.学习周恩来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繁荣、为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目标。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回到了魏校长给大家上的那节修身课上,听到少年周恩来坚定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解周恩来立志读书的原因。
二、学习第二个故事
1.十二岁的周恩来离开了家乡江苏淮安,来到了东北奉天。初到奉天的周恩来满是疑惑。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1~14自然段。
2.教师出示:在奉天上学的时候,伯父就告诉他,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指名学生读。
3.对此周恩来疑惑不解,我们中国的地方,为什么不能去呢?同学们,这就要翻开那段屈辱的历史来进一步理解了。
教师补充:一百多年前,中国东北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外国列强纷纷把东北当作争夺的焦点。当时的中国政府内忧外患,一盘散沙,根本没有能力和侵略者对抗.任人欺侮。只能被迫接受外国的不平等条约,让我们的国土被外国列强占据。
4.读读伯父的话:“中华不振哪!”是叹息,是无奈,是愤怒,再读读。
5.让我们分角色来读读这个故事。
三、学习第三个故事
1.十二岁的周恩来,对伯父的话还不能完全明白,直到有次,他背着伯父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地方和别处是“大不相同”。
2.当时的中国是怎样的呢?
教师补充资料。
(1)全国多地百姓生活饥寒,爆发抢粮事件。
(2)东北爆发了鼠疫,灾情持续6个月,导致6万多条生命消亡。(3)各地请愿运动不息,群情激烈。
(3)多场起义失败,国家处于混乱危亡之际。
3.周恩来目睹了民不聊生的中国现状,可是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到的却是另一番画面。哪个词写出来了? (热闹非凡)4.中国百姓的民不聊生.这里的热闹,冲击着周恩来的内心,然而更让周恩来愤怒的是眼睁睁地看着同胞被欺侮。指名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
4.看到这样的场面,说说你的感受。
教学提示: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中华不振”。
(1)中国巡警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受害家属。
(2)围观的群众“紧握着拳头”,却敢怒不敢言,只能无奈去安慰。

5. 见过这种种屈辱,周恩来陷人沉思。少年周恩来会想些什么呢?
6.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周恩来想到了如何才能真正救中国。(努力读书.振兴中华)
四、读周恩来的诗,体会周总理立志读书的远大志向
1.1913 年秋,15岁的周恩来到天津南开学校上中学。1917 年,19岁的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为寻求振兴中华之路.他决心东渡日本求学。临行前,他写下了这首诗:
大江歌罢掉头东,建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注释]
①大江:“大江”在这里泛指气势豪迈的歌曲。
②蓬密:深入、细致,这里是精研的意思。
③群科:辛亥革命前后曾称社会科学为群学。群科,即社会科学。一说是各种科学。
④济世穷:挽救国家的危亡。济,拯救,变革:世,社会,国家:穷,濒临绝境,危亡。
⑤面壁:面对墙壁坐着,这里用来形容刻苦钻研。
⑥破壁:这里表示学成之后,像破壁而飞的巨龙一样,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
⑦难断:难以实现,目的达不到。
⑧蹈海:投海。
2.结合注释读读,体会周恩来济世救国的抱负。
3.同学们,周恩来总理从小就胸怀祖国,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把生都献给了自已的祖国。
朗读全诗。
五、再谈志向
当你读了少年周恩来立志 读书的故事后。你是否也能沉下心来.郑重思考下呢?课后,请同学们完成书后练习中的小练笔。

站点统计:今日访问: 2275次 | 昨日访问: 2771次 | 本月访问:45639次 | 访问总数:4774156次 | 文章总数:2665条

联系电话:52779288  邮编:211100  邮箱:njsyhlxx@163.com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至善路6号

CopyRight © 2018-2020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