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管理>>校本研修>> 文章
【校本研修:四年级语文备课组】《王戎不取道旁李》研讨?

发布时间:2021/11/15 14:41:53 作者:黄巧燕 浏览量:3969次

《王戎不取道旁李》研讨

2021年11月15日号上午,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教师集中在接待室里,进行备课组活动,为梁金辰老师的组内展示课《王荣不取道旁李》进行研讨活动。

微信图片_20220518190231

微信图片_20220518190227

cf982f92fc2f7638334a55f1fd11377

7be7254c740580687245cbdf90adf7c

活动内容:

集体研讨《王戎不取道旁李》。梁金辰老师将教学重点进行梳理,老师们就教学重难点进行研讨。就小古文究竟应该教什么?重难点又是什么?

研讨中,卢蓉老师提出:四年级小学生对文言文还是非常陌生的,所以如果像理解文本内容,必须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

干书云老师认为:应着眼于语文要素下的单元学习目标,首先是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其次能够简要复述课文,注意顺序和详略,最后能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能够写一件事,写出自己的感受。

甘胜欢老师强调:除了以上老师提出的问题之外,关注课后习题,可以从中提取教学方向,例如“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陶明月老师补充道:复述应该注意分层,可以借助图片、视屏等直观媒介,帮助孩子打开想象的空间。

李娜老师也从聚焦关键问题——“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关注情感表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最后由黄巧燕组长进行了最后的总结:全体四年级语文教师围绕《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一刻展开了卓有成效的讨论,总结出教学重难点应用到本课的教学中。“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教研工作的稳步推进,可以为提高各位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220518190238

微信图片_20220518190242微信图片_20220518190150

微信图片_20220518190145微信图片_20220518190140




附梁金辰老师教案: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教材分析

这是年级册的一篇古文短篇,原本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因此对于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学生朗诵古文的技巧方法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也为今后的古文教学培养良好的语感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生词,理解词语意思。

2.能够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背诵文章。

3.理解故事内容。

4.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生词,理解词语意思。

2.能够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背诵文章。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古文。

2.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天气真不错,咱们一起去郊游吧!快看,路边有好多野果子——[1]李子!(课件出示图片)

师:同学生们爱吃李子吗?看到这又大又圆的李子,我都馋流口水了摘李子吃,应该会有少数学生会犹豫一下。师顺势做采访)

师:这位同学,同学们都去摘李子吃了,你为什么不去呢?随机采访几名这样的同学,估计会有这样几种答案:

1.确定李子是野生还是有人种的,未经允许,不能随便摘别人的东西

2.野果子不卫生,会吃坏肚子,因为他们注重身体健康

3.(提前预习过课文的孩子可能有的会答出这一条树上有这么多成熟的果子而没有人去摘,那一定就是苦的。

(设计意图:如果学生答出,大力表扬一番,和古人的智慧有不谋而合之处,如果学生没有答出,那就顺势引导出本文。)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个七岁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吧!(板书课题)

教师示范,指导朗读

1.老师范读课文配乐。

师:请同学们仔细倾听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十分有必要的环节,对于古文的朗诵,和现代文的韵律是不太一样,因此,老师要有意识的加强学生古文朗读的熏陶,让学生多听正确的读法,注意模仿,才能达到效果。)

2.老师领读,请同学们跟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课件出示朗读文章,标好断句和重读词语注意句子的读断和韵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古文语感。

3.学生自由练读。

设计意图:刚刚接触真正的古文,应该给予一个熟悉的过程,此在老师范读听音,学生跟读正韵的基础上,此在老师范读听音,学生跟读正韵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练习模仿是十分有必要的。)

4.指名读

随机点选学生朗读,男生读,女生读,男女生比赛朗读。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朗读,重在以点带面,通过典型个例,再次纠正发音和语句读法。

三、通读全文,理解文意。

1.读一读:

1)出示原文。这是一篇文言文,能读懂吗?自己试着读一读。(试读课文)

2)同学们要读准字音, 拼音可是我们的好帮手,让我们试着读一读108页的课文吧!(自读课文)

3)要读好文言文,在哪里停顿是非常重要的。请看老师的提示,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出斜线。

王戎识李

刘义庆《世说新语》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现在读起来就通顺多了,不信你试试。(自读课文)

4)这篇短文共有几句?(指名答)请用数学数字在课文中标出句子的序号。

5)那我们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句。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读得准确、通顺吗?(指名读)

6)这四位同学读得真不错,我们男生、女生比赛读吧,男生读一、三句,女生读二、四句。(男女生分工读、交换读)

7)男生、女生的朗读各有特色,真好听呀!我们四个小组各读一句,好吗?(分组读)

2.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这个故事的意思大家一定很清楚了。我们来试试吧!

1)指名逐句翻译原文。2)同学们翻译得对吗?让我们打开课文,说说意思吧!

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大家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齐读译文)

(相机板书:看李子——不摘李子——猜李子——李子苦)

果然和我们翻译得一样。同学们太棒了,都成文言文翻译家了!

3)理解了文意,我相信同学们的朗读肯定会有所进步,我们再把文章齐读一遍。

3.填一填:同学们读得这么流利。你能根据原文的语句填空吗?让我们来填一填:

王戎(    )

 王戎(    ),尝与(    )游。看道边李树(    )折枝,诸儿(    ),唯戎(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  ),此必(     )。”取之,(    )。

4.背一背:谁能把它背下来?

1)自己试背短文。

2)指名背短文。

3)齐背短文。

5.说一说:

1)同学们 ,积极动脑,我们来做一道选择题。“识”字在古代有四种意思,①知道、懂得。②认识。③识别;辨认。④知识、见识。题目“王戎识李”中的“识”是哪种意思?(指名答③)

2)那王戎是怎么辨别出李子是苦的?(指名答)

(因为在路边,如果是甜的,早就被别人摘光了。)

原来你也是一个小王戎呀!

(3)你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指名答)

(板书:独立思考     爱动脑筋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夸一夸王戎小朋友吧!

(出示课件:王戎,你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

(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的推理判断。文章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他是一个聪明、机智、善于动脑的孩子。板书:观察、聪明、动脑)

看来,文章的题目真是文章的眼睛呀,一个“识”字看出了王戎的聪明、机智之处。

师小结:是呀,勤于思考、爱动脑筋确实是个非常好的习惯,正因如此,长大后的王戎才学过人,在当时被人们称为“竹林七贤”之一,而且做了尚书令、司徒相当于后来的宰相这样大的官。让我的宰相这样大的官们带着对王戎的敬佩之情再来读一读这则古文吧!

四、参与体验,拓展延伸

1.《世说新语》,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写的,它在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书中有许多小故事,历经千年,依然鲜活生动。“孔融让梨”“王戎识李”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小故事。

2.播放三个简短有意思的动画片:《庾公不卖马》《割席绝交》《陈太丘与友期》。

3.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小故事吗?请同学们和家长们在网上搜集更多的《世说新语》的故事或视频,感受文学经典的魅力。

五、总结全课

师:今天你从王戎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板书内容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看李子——不摘李子——猜李子——李子苦

独立思考     爱动脑筋



梁金辰老师教学反思: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反思

   《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在文章中,王戎仅仅是七岁,就能够根据环境来进行分析,可见王戎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人。从王戎的善于分析,我们也可以知道,一个小孩都可以善于分析环境,可见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可以进行分析。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教学效果

   本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学生第一次接触难度比较大,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特点,设计的教学流程取得的效果还算满意,现总结如下:

(一)、“读”占鳌头。

  四年级的小学生对文言文还是非常陌生的,所以想理解文本内容必须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因此,首先板书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先指生试着读一读,发现学生认识字但是不会停顿,所以教读题目学会停顿。接着播放音频资料,让学生边听边学习文言文的读法。听完之后自由练习朗读,同桌互读,发现问题在班内及时指导,争取每个学生会读本文,也能以此为根基学会去读其他的文言文。最后,指学生在班内展示朗读,读得好的当小老师教读,去体会当小老师的喜悦感。

(二)、“学”字当头。

   在读熟读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手头资料和课文中的批注试着去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创设自读自悟的氛围,让学生去自学。此环节要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学着写批注。接着,开展讲故事比赛。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小故事。先在小组内评选出最佳讲故事的人选,在班内再展示。要求:自然得体、大方,语句通畅。通过学生上台展示,用投票的方式选出最佳讲故事的人选,发奖状以资鼓励。在讲故事中能发现学生理解的程度,及时予以引导,以便正确理解文本的内容。最后创设讨论的环节,出示课件: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引导学生学会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学会观察,在观察所得中去分析解决问题。

课文注解:王戎七岁的一天,曾经和许多小朋友一起出去玩耍。他们看见路边的李子树上结了很多李子,许多小孩就争先恐后地爬上树去摘李子。但是王戎没有爬上去。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他不上去摘果。王戎回答说,李子树在路边竟然也有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那人摘来放在口里面尝,发现情况果然如此。

(三)、潜移默化

   首先引导学生交流:说说从王戎身上学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能谈得比较准确,感受非常到位。设想:你还读过哪些名人轶事呢?引导学生谈出司马光砸缸等,在熟悉的历史人物身上再次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成功之处

   学生能很好地朗读文言文,理解非常到位。整堂课气氛活跃。

三、不足之处

   课堂容量略嫌不足,有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理解还有难度。

教改措施

   如果再上这篇课文,我会设计更优的方案,激发所有学生的兴趣。增加背诵默写的环节,夯实基础。


[1]破折线有解释说明的意思

站点统计:今日访问: 2135次 | 昨日访问: 2771次 | 本月访问:45499次 | 访问总数:4774016次 | 文章总数:2665条

联系电话:52779288  邮编:211100  邮箱:njsyhlxx@163.com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至善路6号

CopyRight © 2018-2020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