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拨开教育课题写作的迷雾——南京市月华路小学教师个人课题写作指导
发布时间:2022/9/30 13:40:24 作者:陆文 浏览量:1034次
金光:拨开教育课题写作的迷雾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教师个人课题写作指导
作为一线教师,你是否有这些困惑:不知道课题如何选题?日常教学实践中的想法如何变成学术课题?一篇好课题应有怎样的结构?教育课题写作对不少教师来说,像置身于充满迷雾的森林中,充满挑战。更关键的是,教师对于课题写作指导的需求各不相同,只有深入了解每位教师的需求,才能对症下药,实施教师个人课题的个性化指导服务。
送一份指南|走出教育课题写作的“迷失森林”
为了帮助每位教师打通课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梳理的“堵点”,定制专属于教师个人课题写作解决方案,南京市月华路小学于近期精心设计了教科研调查统计表,通过教师填报在线表格的形式,精准调研教师在课题研究方面的需求。这张统计表如同一份指南,对于“迷失”在教科研森林中的每位教师,都有个性化的行动路线,也增强了专家指导课题写作的针对性。
求一缕金光|拨开教育课题写作的“三重迷雾”
是否要写、写什么、怎么写是挡在许多教师研究前的“三重迷雾”。拨云见朗日,金光照月华。9月28日上午,学校特邀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社长金连平教授开展了一场线上教科研教师个人课题指导讲座。
关于是否要写,金教授认为,教师应该尽早规划自己的教科研道路,他用教师不同的科研道路来进行比较,指出课题研究不但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强调了教师撰写科研论文、课题的重要性。
关于写什么,金教授建议:一是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二是写自己认真研究过的。教师们身边每天都有各种生动而又鲜活的案例,只要留心,就不会出现案例资源匮乏的现象,这些都可以写成叙事、案例、随笔,总之,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同时,要写自己认真研究过的,明确、集中、可操作的主题内容,进行搜索和梳理,做好文献综述,避免内容简单重复、“炒冷饭”等现象的出现。在研究方法上,他建议教师多用指向实践的试验、案例等方法。
关于怎么写,金教授在讲座中从“拟定一个题目、搭好一个框架、遵循基本规范、注意内在逻辑、写出一点新意、避免几种倾向、试从模仿开始”这七个方面展开,从题目主题的选取到一篇课题的形成,一步一步指导教师如何去写。小到标题的样式、要求,大到论文的框架、内在逻辑,从提出课题写作要遵循的规范到提醒课题写作要避免的倾向,金教授从自身经历举例到推荐名家书目,对课题写作的方方面面,讲解透彻、清晰、详实,给教师们带来了一场教科研课题方面的文化盛宴。
做一次尝试|航向课题写作的“阳光彼岸”
讲座后,学校教师与专家积极互动。学校教学管理部陆文主任就自身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从语文教育视角提出了该如何选择的问题和教师研究理论匮乏该如何解决这的问题。金教授指出,语文教师在课题视角的选择上要贴紧自身实践,在课程方案、新课标落实上从小点切入,例如:在识字方面,应向斯霞老师学习。针对研究理论匮乏这一问题,金教授期望能与学校加强合作,由专家与一线教师进行合作,实现理论与鲜活案例的有机整合。
一次尝试,可能体现在一次不经意间的提问,也可能是一次忐忑的课题提交,但只要勇敢迈出教科研的步伐,敢于剖析自身不足,不断吸收专家建议、丰富理论实践知识,就必然会向课题写作的“阳光彼岸”不断航进。
一叶知秋色,一雨知秋寒。秋意寒凉,阻挡不住月华人对教科研的热情。专家引领下的月华教师,将在教科研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愿借这缕金光,助力月华在接下来的论文写作评比中收获佳绩,不断促进月华教师在教科研能力上拔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