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里的快乐记忆——南京市月华路小学跨学科学习成果集锦(三)
发布时间:2023/2/14 15:21:20 作者:王雪 浏览量:1535次
童谣里的快乐记忆——南京市月华路小学跨学科学习成果集锦(三)
“走过千山万水才能知道,故乡在我心里多么想重要,脑海里回荡起那快消失的故乡童谣......”童谣,是一个人成长过程的记忆摇篮,也是一个区域历史的口头呈现。拥有了童谣,乡土的温馨、斑驳的时光便始终不离我们的记忆。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音乐组的老师们抓住孩子们回家过年的契机,鼓励孩子们利用寒假,融合集语文、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多门人文、自然学科于一体,从不同方面、多种角度引导学生接触、体验家乡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收集童谣、吟唱童谣、创编童谣,实现跨学科视野下的自主探究、艺术创造和自我表现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提升。让我们跟随镜头,与小月芽们一起重拾故乡印记,吟诵故乡童谣,感受故乡的美好。
南 京 童 谣
“南京娃,爱南京,不夸南京都不行。”孩子们的这句“不夸南京都不行”道出了对家乡南京喜爱的厚重感。南京,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令人惊叹的名胜古迹,让人魂牵梦绕。小月芽们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逛着南京、赏着秦淮河、爬着老城墙,听着爸爸妈妈讲着故乡的故事,用南京话念着爸爸妈妈小时候念过的童谣,多么有趣!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的节拍,回味这一首首耳熟能详的南京童谣。
扬 州 童 谣
“清汤面,脆火烧,龙井茶叶香气飘”,闻着味儿就知道这地非扬州莫属了。说到扬州,除了有让人流连忘返的美丽景点,还有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童谣里,马翰喆同学自己打着快板的节拍,从早饭唱到了夜宵,各种各样的丰盛美食,让我们在吟诵童谣的同时,了解到了扬州的饮食文化,小月芽们也在童谣中涵养文化自信。
吕峥昊和吕嵘昊是一对双胞胎,他们边唱儿歌,边结合节奏,编排起了动作,无形之中将音乐律动与体育运动相融合,感受着童谣里传递出来的互相谦让与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的表演吧!
各 地 童 谣
童谣里有悠久的历史,有大胆的想象,有自然的风光,有科学的知识......但更多的是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与赞美。
一(11)班的盛夏小朋友来自徐州沛县,徐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杰人灵的好地方,盛夏同学以汉高祖刘邦为原型,用童谣唱出了自己对于徐州的热爱。她还为自己创编的童谣,配上了一幅原创插画,真是一个跨界小达人!
一(7)班的李梦溪小朋友化身小导游,原创童谣《草原鹿城美如画》,从家乡的特产、环境、美食等多方面,带领大家了解她的故乡——内蒙古包头市。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他们的原创作品吧!
童谣是优美的韵律,给孩子的童心着上美丽的色彩,给孩子的童年以美好的回忆;童谣是文化的延伸,让孩子了解更多的人文故事,给孩子童年以深刻的内涵;童谣是对美好的憧憬,让孩子对未来充满希望。童谣以儿童的口吻道出了看似浅显,却又富有哲理的生活真谛,揭示了生活生产、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奥秘。南京市月华路小学的音乐老师们鼓励小月芽们张开想象的翅膀,用眼睛去观察自然,用心灵去享受快乐,用想象去自由翱翔,用手中的笔去创编童谣,把脑中的奇思妙想写下来,唱童谣、演童谣,愿每一个小月芽都能成为跨界高手!
本次“童谣里的快乐记忆”跨学科学习活动,发挥了音乐教师们的集体智慧,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小月芽们的学习充满自主性、创造性和趣味性,提升了小月芽们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