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新课标 把握新航向
发布时间:2022/9/23 17:23:17 作者:卢一 浏览量:904次
研学新课标 把握新航向
——记中心教研组暨谭长存名师工作室第1次研讨活动
金秋送爽学意浓,教研搭桥促成长。为了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实质和主要变化,帮助教师做到“心中有纲,胸中有本,手中有法”,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2022年9月22日下午,月华路小学开展了一场主题为“聚焦新课标,践行新理念,赋能新课堂”的教研专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高颖老师主持,南京市月华路小学至善路校区和湖东路校区全体数学教师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分三个环节展开。
01
解读计划明方向
第一个环节是高颖老师解读中心教研组暨谭长存名师工作室计划。
本学期的教研工作目标有四:一是解读新课标: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新课标核心要义和基本要求;二是构建新课堂:聚焦智教慧学,打造基于儿童立场的自生长课堂;三是启动新研究:关注身心发展,研究具身认知对现代教学的启示;四是促进新成长:唤醒专业自觉,探索“四五立体式”成长新模式。高老师以“研课标、耕课堂、钻科研、悟成长”为关键词,重点解读了落实四项目标的具体措施。学习新课标,关键在落实。为了更好地领会和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研组着眼“五全”,聚焦“五新”,精研课标,让老师们既能把握其“新”,又能了解其“变”。“双减”的关键在务实。为了扎实推进“双减”工作,教研组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精准定位,助力“双减”政策行稳致远;二是创新作业,打造“双减”时代高质教育;三是教研赋能,助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
02
畅谈感悟展风采
第二个环节是学习交流,聆听不同教师的课标解读,感悟课标变化。
首先由骆小晗老师为老师们带来她关于2022版课标解读感悟心得。《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对一线数学老师来说意义重大,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度”和“教法”。骆小晗老师指出新课标的改革明确提出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难,这也对应着双减精神的落地。
接着由杨玲老师为老师们带来她关于新课标新变化的理解。课程目标中新增“核心素养内涵”,核心素养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新课标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学业质量标准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及评价的依据,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教材的编写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然后是严凯文老师就“数学何以重要、课标哪里有“变"、我们应如何应“变"”这三个方面展开她的讲述。课程内容的结构化体现了学习内容的整体性,反映了学科本质的一致性、表现学生学习的阶段性。严凯文老师认为内容结构化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或无视知识点,而是要在知识结构中去重新认识和定位知识点的意义与价值,要在学生的主动活动中实现知识点的教育价值。数学学习活动的实践性与丰富性对数学学业质量的评价方式提出了更多的需求,除了常用的的纸笔测试以外,表现性评价、增值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方式的应用也更加贴合和贴近学生发展实际。
接着徐萌老师代张云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她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从新课标的整体目标来看,小学侧重经验的感悟,即在生活中去观察、发现和认识即可,而初中是需要对数学概念有所理解并准确运用,即更加注重实际运用的素养要求。张云老师认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知识点变少了,但对于如何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数学和其他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学科知识如何跨学科学习,甚至能否读懂题目的表述,都将成为数学拉开差距的关键点。
最后胡华芳老师带来了她对新课标的理解。2022年版课标的颁布和实施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既提出了新挑战,也提供了深入研究和实践新课程理念的良好契机,必将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促进中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改革的整体深化。
03
名师引领促成长
第三个环节由谭特做《解读新课标 解锁新课堂》的专题讲座。她重点谈两个问题:
谭特一开篇就明确指出,理解新课标,一方面要聚焦本质,抓住重点,另一方面要掌握新课标的核心密码。只有这样,才能不迷失方向,更好地践行教育初衷。
谭特先从五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新课标到底“新”在哪里。老师们从谭特的介绍中明确了新课标“新”在目标价值上,目标价值在于育人;“新”在教学关系上,教和学的关系应是共生对话的关系。接着谭特又有所侧重地介绍了新课标的六大变化。在老师们了解了新课标的“新”与“变”之后,谭特着重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如何高品质地落实新课标。她指出,落实新课标,要完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整合化;把握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探索化;选择教学方式,促教学方式多样化;重视综合实践,助综合实践常态化;融合信息技术,重教学手段现代化。最后,她针对平时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带领老师们分析了当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结合新课标理念为老师们勾画了新课标下的课堂应该是何模样,如何构建基于新课标的新课堂。她倡导,新课标下的课堂,应把握三个维度,赋予学生“动力”,让学生自主生长。在知识维度上,应以“发现的乐趣”激发积极地学;在经验维度上,应以“活动的乐趣”促进理解地学;在生命维度上,应以“成长的乐趣”实现深度地学。
她的报告是一场涤荡灵魂的精神洗礼,句句为真言,字字入人心,使老师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
此次课标研学分享活动,每位参与教师都收获颇多,对课标变化、基本要求、评价方式、理念落实等方面,都有了深刻的思考。希望全体数学老师能带着“新课标”,走进“新课堂”,探索“新模式”,蹚出“新路子”,实现“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