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管理>> 文章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二)

发布时间:2023/10/26 11:37:36 作者:陈茜 浏览量:837次

“学习丰盈智慧 交流共话成长”

                        ——10月25日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

几韶秋光,郁郁秋香,遇见教研,如沐秋阳。正所谓:教无涯,研不止,教与研是教学的双翼。2023年10月25日上午,三年级语文备课组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

一、活动主题

学习丰盈智慧 交流共话成长

二、活动时间

2023年10月25日星期三

三、活动安排


1

第三节课

听课

《金色的草地》

2

第四节课

研讨

三年级组 语文教师  






四、活动要求

做好签到工作,带好笔记,认真记录笔记,参与研讨。

五、活动照片

8eebf6ced919dfd31cf63fa18f23f55

六、签到、听课、评课记录

e6d12e516650cf4a37cc66d599bc9da

1d7f0c57480884d7906534bc2254ba5

七、研讨记录

本文是本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文本语言浅近,内容通俗易懂,画面生动,富有童趣。作为习作单元的精读文本,既是感悟自然奥秘与童年生活趣味的阅读材料,更是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例子”。

潘琪:第3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细致描写了作者两次“发现”的过程。先是“发现”草地的颜色在早中晚会有奇妙的变化,进而又“发现”蒲公英花会张开、合拢,张开时花瓣金色,合拢时花瓣被包住,于是,草地就变成金色或绿色的。这两处“发现”,突出表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也告诉学生,只有善于细致的观察与探究,才能发现事物细微而奇妙的变化,探究变化的原因,才能对事物有更深入的了解。作者以两个“发现”为线索,先写草地颜色的变化,再写颜色变化的原因,这种有条理地叙述观察所得的表达方法,也值得三年级学生学习。

陈茜:基于本文的写作特色及单元所处位置,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揣摩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进一步强化留心观察的意识,还要通过观察实践习得细致观察的能力,明白“留心”,才可能有独到的发现,“细致”,才可能有深入的了解。

李玲玲:由于本课是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但是学生毕竟刚从小学低学段上来,在课堂上自读自悟时,特别是有条理地叙述观察所得的表达方法,需要老师加强引导。

李巍:本课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教师讲解引导、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使得教学过程既有趣又有深度。在讲述草地颜色变化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用手演示蒲公英张开、合拢,给学生以感官上的体验,原本平白的文字配上动作开始像舞蹈一样动人,为我们营造了一堂活泼、生动的课堂。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有机会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还巧妙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刘静娴:导入没有太多的铺陈,很贴切近学生的实际,在谈话时把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课文紧密联系在一起,设置了悬念,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进行了语言的训练,并在指导学生读轻声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朗读的训练从而训练学生的语感。

群策群力,真情研讨,三年级语文教师都参加了此次活动。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发现自然之美。活动结束,教学不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八、执教教案

   

金色的草地

   

三年级

   

第1课时

张慧敏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金色的草地)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观察发现草地颜色的数并寻找原因的过程。课文语言平实, 意境优美,充满童真童趣,

课文开头介绍了蒲公英生长的地点,描写了蒲公英盛开时草地变成金色的场景,脂文的观察发现作了铺垫;接着描述了“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满公英绒毛的快乐情景:然后重点描写了“我”发现草地的颜色会变化的现象,并通过细致人微的观察,明白了变化的原因;结尾抒发了对草地、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因为“我”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所以从平凡的大自然中,看到了有趣的变化,发现了变化的秘密,

课文中“很早”“中午”“傍晚”等表示时间的词谱及描写草地、蒲公英在不同时间里不同样貌的词句,表明“我”留心观察了事物的变化。

课后题直接指向本单元语文要素。第一题重在引导学生了解“我”观察到的事物和场景,能边读边想象画面,第二题重在引导学生了解“我”观察到的草地变化的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第三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并和同学交流观察所得。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草地变化的情况以及草地变化的原因,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学习作者有序的观察及表达;

难点:学习留心观察生活,能发现生活中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正确认读本课“蒲”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察”、“趣”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草地变化的情况以及草地变化的原因,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学习作者有序的观察及表达;

3.学习留心观察生活,能发现生活中的变化。

教学过程

板块一:激趣导入,初步质疑

1.板书:(  )的草地。你见过什么样的()的草地?学生发言。评价:你很会留心生活,注意了草地的颜色、状态、生机。

2.完善板书:这样的草地,见过吗?板书:16 金色的草地。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提问。

有这么多的问题。带着你的问题,走进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变想,为什么是金色的草地?。

2.读准字音:蒲公英、盛开、一本正经、使劲、玩耍、合拢。

3.写好字形:盛 拢 睡

4.开火车读1—4自然段。

板块二:品读课文,想象画面

品读第一自然段

1.课文读完了,谁来告诉我,这块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2.根据回答,引读,原来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时——草地就变成了金色。原来草地的金色是——变出来的。

3.指名读课文。

评价1:你的朗读,让我看到看了满满都是蒲公英。

评价2读:你在读书时,脑海里一定在想盛开的蒲公英,我仿佛也看到了满地盛开的蒲公英。

评价3读:你们听出这块草地在在哪了吗?

评价4:这可是一块大草地,设能独处草地的“大?”

评价5:边读边想象草地的样子,用你的停顿、重音,你的朗读就充满画面感!

4.齐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块草地,就在我们窗前,所以——引读第二自然段。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3.指名读。点评:多么淘气的兄弟俩!你读书时都笑起来了,一定觉得很有趣。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做一做哥哥弟弟的动作,你会觉得更有趣。

3.演一演这个画面。

4.你们都笑了!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板块三:聚焦发现,体会观察

1.但是蒲公英带来的快乐还远不止这些呢,只要稍加留意,你会发现更多。

2.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作者有哪些“发现”?(板书发现)

交流。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3.闪红“发现”。这次作者发现了什么?草地颜色会变。

4.怎么变的?指名说,板书。

评价:留心生活的人,任何变化都逃不出他的眼睛。

5.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惑,作者是怎么做的?又有什么发现?

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

6.闪红仔细观察:什么叫“观察”?指名说。出示“察”的古文字:察这个字很有意思,最早源于祭祀,古人希望在祭祀后能发现神仙的指示,这个指示可不好找,所以要仔仔细细的看,这就是“察”,今天我还能看出察中祭祀的那块肉,你“发现”了吗?

7.作者仔细观察,就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

8.你们看,这是蒲公英的花,多小呀!要发现这个秘密,你猜猜作者可能是怎么观察的?(可能趴在地上,可能看了很久)。

9.指名读:你再来读读这几句话,同学们想一想,作者的观察是一次完成的吗?不是,至少是三次,有可能还是很多天,很多次的连续观察。

孩子们,像作者这样,用心地看,细致地看,连续多次地看,就叫——仔细观察。作者不但告诉了我们观察的结果,还教会了我们观察的方法。

10.一起读一读这段话,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我这里还缺个板书,早晨的时候,这蒲公英的花到底是张开的还是合拢的?“合拢的”。评价:看来你们已经理解了课文,课后的习题,一定难不倒你们。

在横线上写字和在田字格里可不一样,要想写的好,就要注意:汉字肩并肩,等距脚踩线。字的大小差不多,字与字之间的距离也要差不多。注意你的写字姿势。点评:不但写的漂亮,课文理解的也很对。

11.这节课,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发现了金色草地的变化,这块草地(指板书),这块草地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蒲公英花会——合拢、张开。而作者这所有的发现都源于他的仔细观察。因为这些,他对这块金色的草地,更加热爱。

12.现在请孩子们再读全文,再来体会草地的有趣,和作者观察的细致。

总结:生活中有很多变化,只要留心,你也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更热爱生活。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站点统计:今日访问: 5836次 | 昨日访问: 3950次 | 本月访问:70229次 | 访问总数:5067742次 | 文章总数:2695条

联系电话:52779288  邮编:211100  邮箱:njsyhlxx@163.com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至善路6号

CopyRight © 2018-2020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