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管理>> 文章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一)

发布时间:2023/9/15 11:47:38 作者:陈茜 浏览量:652次

“聚集体智慧 备精彩课堂”

                        ——9月14日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

三年级语文教师齐聚一堂,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单元集体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集体备课却是集众人智慧,采众人之长,优化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活动主题

聚集体智慧 备精彩课堂

二、活动时间

2023年9月14日星期四

三、活动安排

1

第三节课

说课

录播教室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

第四节课

讨论

录播教室

三年级组 语文教师  






四、活动要求

做好签到工作,带好笔记,认真记录笔记,参与研讨。

五、活动照片

614793ece5116f33ce3eb1655b82350

六、签到、听课、评课记录

afe82bca4aa212f163cd8a0fca2abee

七、研讨记录

首先,由陈茜老师对第二单元的内容进行梳理。三年级第二单元主题为“金色的秋天”,选编了《山行》《赠刘景文》《舟夜书所见》三首古诗、《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两篇精读课文和《听听,秋的声音》一篇略读课文,从秋色、秋叶、秋雨、秋声等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采。

李巍老师补充,我们集备的这一节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石熠老师认为,教案设计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来体会水泥道之美。通过反复诵读,想象文字所描绘的优美画面,体会语言文字使用的优美。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进行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鼓励学生观察周围景物,从而去发现美、记录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刘静娴老师觉得,导入环节中,组织学生自读课文,从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注重生字学习,通过同桌合作交流、互相检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在重点点拨时,通过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字族识字法等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张慧敏老师补充了课外拓写内容,对比阅读,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在课文及阅读链接内容的引领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动笔去写一写路上美丽的景色。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最后,我们一致认为,关于三年级的识字教学也是很重要。本课在教学生字时,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并提供平台让孩子当小老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识字时,大胆提问: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学生兴趣盎然,说出两种识字方法:第一种是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铺、泥、院、列、棕、迟。如是形旁表义,表示这个字和金属有关;是声旁,表音。第二种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木+=棕;夫+=规。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辨字析义,掌握构字规律。

今后的备课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我们倾情投入,积极主动,呈现出精彩的互动;要真备真研,往深处走,在思维交换中有所得;要赋能成长,在研讨中增强自身备课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八、执教教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水泥、放晴”等15个词语。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 教师提问:同学们,秋天到了,你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观察过马路上的变化吗?是不是多了很多落叶呢?

预设:秋天到了,叶子变黄了,有些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2.揭示课题:铺满落叶的道路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3.板书并齐读课题

4.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1:巴掌为什么是金色的?

预设2:水泥道上怎么会铺满金色巴掌?

5.出示图片,简介法国梧桐树。

6.教师提问:联系对梧桐树的介绍,请你把梧桐树和巴掌连起来说一句话。

预设:秋天到了,巴掌似的树叶从梧桐树上纷纷落下。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读课文。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2.学习生字。

(1)我会认。

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课文中的字词识记的怎么样呢?

①出示词语,自读两遍,再指名读。

注意读准:平舌音“增、棕”,前鼻音“印”,后鼻音“凌”。

说说识字方法。

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说说你的识字方法吧!

预设1:生可能会说加一加、换一换的识字方法。

教师引导:本课形声字不少,你能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举例说说吗?

预设2:“泥”就是形声字,左边部首是形声,表示意思。右边“尼”是声旁,表示读音。

教师引导:我们还可以通过字理识字来深入理解字义。  

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2)我会解。

教师引导:下面句子中的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预设1我用联系上文的方法理解明朗就是晴朗的意思,因为上一个自然段,有句话天开始放晴了

预设2:“熨贴就是贴的意思,我是通过查字典查到的。

预设3:“凌乱就是杂乱无条理的意思,我是通过上文的他们排列的并不整齐”猜想到的

    (3)我会写。

①出示生字表。指名读,齐读,指名领读。  

学生观察结构特点。

对易错处进行指导。

(3)生进行书写练习。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

2.给课文分段,理清层次。

(1)小组讨论、交流: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班内交流,理清层次。

四、总结提升

1.教师总结:一夜秋风,一夜秋雨过后,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这节课咱们解决了生字词,扫清了阅读障碍,还理清了课文顺序,请同学们课下把课文读熟,并把生字认真书写两遍。

2.抄写积累“水泥、放晴”等15个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景,产生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2.能结合语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教师过渡: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


2.教师追问:看完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学生通过自己观察谈感受到的美。

3.把你看到的、感受到的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教师质疑:课文描写的是什么时间的事情?

预设:学生根据句子回答早上,去上学的时候等。

3.指名读,齐读。指导带着感情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至九自然段

谈话过渡: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大自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有了什么新发现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

1.学生欣赏秋风秋雨图,谈感受。

预设1:当我看到树叶被秋风吹落在地上,瞬间会让我感到这里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预设2:秋天的叶子会跟着秋风伴舞,它随风轻轻的落下,直到地上铺成一个金黄的地毯,在秋风之下,我也会跟着他奔跑。

预设3:秋天的雨凉凉的,赶走了夏天的燥热,给我们带来了凉爽。

教师过渡:几许秋风,几许秋雨,落叶装扮着大地,绚丽多彩的秋天在我们眼里是那么让人着迷。

2.布置任务:自由读二至九自然段,同桌讨论交流: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我”有了什么新发现呢?

3.班内交流。

预设1:天气晴朗,变得凉爽了,地面潮湿,露出了蓝天,树叶从树上落下来等。

预设2:学生根据课文,找到描写梧桐树叶掉落在水泥道上的迷人画面。

4.教师引导:找出文中的“明朗”“熨帖”“凌乱”等关键词语,采用多种方法理解,并总结用到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5.教师引导: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谈一谈感受。

预设1:落满梧桐叶的水泥道像铺上了彩色的地毯,真是太美了!

预设2:作者通过认真观察发现了梧桐树叶的形状像手掌。他真有心,我也要学会留心观察事物。

5.教师质疑:为什么说梧桐叶像小巴掌?

预设:学生会关注样子、形状等。  

6.这真是大自然赋予的美景啊!

7.这个发现真是令我非常高兴,谁来带着高兴得心情读一读?

指生读,男女读,学生齐读。

8.教师引导思考:作者在当时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组讨论交流,班内集体交流。

7.齐读第二至九自然段,读出喜悦之情。

8.摘抄喜欢的句子。

(三)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师引导思考:

1.此时此刻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预设1:非常喜欢雨后的水泥道。

预设2: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2.带有赞叹的语气,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三、拓展学习,阅读链接

(一)教师提问:谈一谈,你觉得作者能把水泥道写得如此美丽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力。

(二)1.教师过渡:我们来阅读一篇文章节选,这位作者在上学下学的路上都发现了什么呢?

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3.教师质疑,互相交流。

说说“我”的上学路是怎样的?

预设: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

我”在上学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预设: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

我”有什么感受?

预设:百看不厌

(三)出示图片,认树叶。

1.处处观察,处处皆美景。老师考考大家你们认识这些树叶吗?

2.学生集体回答。

板书设计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一夜秋风   一夜秋雨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彩色的地毯 金色的小巴掌

水泥道真美

站点统计:今日访问: 5474次 | 昨日访问: 3950次 | 本月访问:69867次 | 访问总数:5067380次 | 文章总数:2695条

联系电话:52779288  邮编:211100  邮箱:njsyhlxx@163.com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至善路6号

CopyRight © 2018-2020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