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包容性与层次性 促进数学思维自主生长”课堂教学展示观摩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备课组第二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3/11/15 14:41:25 作者:倪海琴 浏览量:808次
“立足包容性与层次性 促进数学思维自主生长”课堂教学展示观摩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备课组第二次活动
各位老师:
为了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同时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发挥教研的力量。经研究,决定举行“立足结构化 促进自主生长”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请全体数学教师调整好自身课务,提前围绕主题思考,并准时参加活动,也欢迎其他学科教师来参与本次的数学组教研活动。
一、活动主题
立足包容性与层次性 促进数学思维自主生长
二、活动时间
2023年11月9星期四下午
三、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 | 上课内容 | 上课教师 | 活动地点 | 负责人 |
11月9日 下午 | 签到(1:30) | |||
《认识图形练习》 |
| 录播教室 |
梅玉华梁贵
| |
1. 品课议课视角: 关注习题设计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流程: (1)执教老师说课(习题设计)。 (2)备课组长评课。 (3)年级组教师评课。(随机1位)。 (4)其他教师评课。(随机2位)。 2. 谭特总结。 |
四、活动要求
做好签到工作,带好笔记,认真记录笔记,参与研讨。
五、活动照片
六、签到、听课、评课记录
七、研讨记录
课后,史明月老师对自己的课进行了说课:
史明月老师说课:
本节课是基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知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这四种立体图形的认知。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在猜一猜、摸一摸、点一点、分一分、搭一搭、数一数的活动中进一步掌握图形的特点、区分不同的图形。首先以谜语导入,提示图形的特点让学生猜图形,然后创设图形掉进布袋子的情景,通过让学生闭眼摸一摸,来辨认图形。接下来就是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物体中,找出物体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点一点,建立图形和生活中物体的练习,然后让他们把这些物体分类。最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用任意个图形搭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接着让学生动手数一数物体个数,养成数图形不遗漏、不重复的习惯。
针对史老师的课,听课老师们也围绕教研主题展开了讨论。
倪海琴老师评课:
一、再现图形,激活表象
本节练习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活动中丰富和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为此,教学一开始史老师便再现图形,激活表象。通过猜谜语的活动再次感知这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个有点相近的物体做了比较,在比较中激活这两个图形的已有表象。在此基础上,通过孩子们爱玩的游戏进一步要求学生在常见的生活用品中找出上面的立体图形,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分析和理解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对游戏中的物品进行分类,感受分类思想,进而为接下来的活动提供支持。
二、动手操作,丰富认知
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课上除了猜一猜、摸一摸这些活动,史老师的课上还有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从拿两个物体堆长方体到拿多个物体堆正方体,再到最后完全放开堆创意的图形,孩子可以说在史老师的引领下层层探索,不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练习课不能成为简单的、机械的、重复性的“程序性训练”,而应让学生畅游在思维的海洋之中,这节课我觉得史老师做到了。
建议:教师的追问可以再精准一点,不需要一直重复孩子的回答。
张玉红老师评课: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中最凸出的核心素养目标。数学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给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包括"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因此,在本节课中,史老师不仅关注到单独的基本图形,还关注到基本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让孩子们在辨别中加强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
朱丽老师评课:
图形的认识主要是对图形的抽象,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认识图形的特征。史老师这节课练习课以活动为主,学生在猜一猜、摸一摸、点一点、分一分、搭一搭、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在内容设计上符合低年段孩子的心理特征,特别是点一点的环节,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边玩边学;在层次设计上也是环环相扣,学生也在老师的引领下不断探究。
周泽农老师评课:史明月老师带领学生在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通过滚滚、堆堆、摸摸、数数、搭搭等活动,进一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活动过程中,初步感知平面与曲面是不同的,培养直观判断能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体会合作价值,初步学会小组合作。
八、执教教案
认识图形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环固所学的立体图形,正确辨认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桂、球等几何体,并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及特点。能正确分辦组合图形是由哪些几何体组成,形成空问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整理总结过程,使学生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并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辦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桂、球等几何体,并归纳其特点。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认出组合图形是由哪些几何体组成。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师:我们的国家历史悠久,有许多光辉灿烂的文化,猜谜语就是其中一样。它不仅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人们的表达能力。图形王国里就流传着4句谜语,我们一起来听第一句,它说的是谁?你是怎么想的?
师:播放音频
长长方方6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长方体)
正正方方63k脸,平平滑滑一个样。(正方体)
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圆柱)
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球)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发现小朋友们十分了解这些图形的特点,今天,就和他们一起来边玩边练!
(二)摸一摸
一天图形王国里的图形去森林玩耍,一不小心掉进了陷阱,他们现在都被关在这里!只有闭上眼睛摸到图形,正确说出他的名字才能拯救他们!谁来试一试!
生摸图形说名称。
师:咦,这两个不完全一样,怎么都叫长方体。
生:因为他们都长长方方的。
(三)比一比
图形们非常感谢小朋友们救了他们!他们送来了图形王国里的气球,要送给积分最多的大组!接下来我们就来比一比!师:每组请1个小朋友点形状是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的物体。
师出示双人pick小游戏。
(四)分一分
师将刚刚选出的物体请到黑板上,那你能分一分吗?把他们放到对应的图形下。
师:为什么不把水杯做成球的形状?
生:球圆圆的会滚。
(五)搭一搭
师:我们手中也有这些图形,你能用2个图形搭出1个长方体吗?生展示。
师:不限制数量,你能小组合作搭出长方体吗?生展示。
师:你能搭出圆柱吗?
师:你能搭出球吗?
师:你能搭出正方体吗?
(六)数一数
师:我也搭了一个,你能数一数分别有几个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师:图形很多,怎么数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
生:做标记。
师:请你完成学习单。
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九、活动总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