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德法组】2023-2024第一学期南京市月华路小学道德与法治校本教研
发布时间:2023/12/26 13:24:47 作者:卢紫慧 浏览量:338次
一、 活动通知
为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融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道德自觉,南京市月华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的老师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方法。
二、 活动主题
民族文化 传承创新
三、 活动安排
时间:12月25日 上午二、三节课
地点: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五(7)班
参加人员:德法教研组教师
授课安排:
活动时间 | 活动内容 | 年级 | 授课教师 | 活动地点 |
12月25日上午第二节课 | 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 五年级 | 付秋宇 | 五(7)班 |
12月25日上午第三节课 | 教学研讨 | 所有年级 | 德法教研组教师 | 录播教室 |
四、 活动流程
1. 活动签到
2. 课堂教学
3. 听课与研讨
4. 研讨过程
周老师: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小学道德与法治简约高效课堂
激发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最有效果的。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我们要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就要针对小学生的兴趣点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中保持热情。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说教,引导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活动的平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增强个人实际学习体验,才能让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
卢老师:走到学生中去,鼓励性教学
讲台不是老师唯一的位置,除了要在黑板上板书外,其他时间不需要站在讲台上,而是要到学生身边去。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更靠近他们,学生会感到更亲切,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种鼓励,当然应以鼓励的眼光看待他们,当有的学生上课走神和做小动作的时候,老师的走动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在学生活动时,走到学生身边,可以去鼓励一些同学,也可以解决一些同学的质疑。
王老师:打破课堂的“安静”,活而有序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活而不乱”,这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一种理念,同时更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课堂“不乱”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乱”是一种求异过程,更是一种求同过程,课堂“不乱”,势必又回到严而有序的平静状态,学生成为听的个体而存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由“不乱”到“乱”再到“不乱”,充当了创设这个打破“安静”的角色,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学有所得,使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
五、教研总结
在交流环节中,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认识到了将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大家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道德自觉。
此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道德与法治校本教研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学校今后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在校园内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附:《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语言和文字的特点,树立尊重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的观念,能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2.通过学习,理解为何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知道中华民族汉字的特点,发展历史和汉字书法艺术,能自觉写好汉字,传承汉字。
二、课前预习任务
1.查找感兴趣的汉字的演变过程和字义来源,摹写不同字体,并查找与汉字相关的故事、成语、古诗,走近汉字;
2.查找不同时期汉字演变的字形特点,以及主要书法家的作品和风格。
(设计意图:结合资料,体会文字的美妙神奇。将搜集、筛选资料的环节前置,充分利用课外的教学资源,服务课堂教学,为体会我国语言文字的美丽做铺垫。)
三、教学过程
第一关:民族文字知多少
1.复习导入,并引入新课。
明确: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
少,习惯称为少数民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共有80种以上的语言,约30种文字。除了回族和满族已经全部改用汉语外,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使用图片和人民币辨认不同民族文字。
明确:这些文字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们共同书写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 化。
3. 总结我国文字的特点——丰富多样,具有多元美
(设计意图:以人民币为桥梁,拉近教学与生活距离,增强教学的生活气息,同时自然引入新课,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字的多元及丰富,再进行一定的法治教育。)
第二关:选择汉字有原因
1.提问:在这么多的语言文字中。我们国家推行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广规范汉字”
2.明确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定义:
普通话的“普通”是“普遍”、“通用”的意思。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推广的全国通用的语言,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3.推行汉字的原因
减少方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民族团结,国家安定
4.提示注意事项:推广普通话≠消除方言,共存
明确:这些美丽的文字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反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法律保护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5.出示象形文字,明确汉字的自身优势
(1) 汉字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特别是早期汉字,直观形象,生动多姿。
6.练习辨认象形字,集体完成课本63页日月山羊水木的字形辨认,明确汉字是表意文字。进一步感受甲骨文与绘画同源的特点。
7.总结推行汉字的原因:古老而优美的汉字——形体美
8.过渡:欣赏动画《三十六个字》体会象形字的奇妙。
9.小组活动:象形字趣分享
小组分享自己收集汉字的【字源含义】和【感悟或故事】,可以用手抄报讲解,或画出字形、用身体摆出字形,请同学们猜后再讲解;学生上台展示,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感受。
10. 学生分享汉字的演变
依次出示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图片,学生谈感受。让每个孩子明确:从甲骨文到楷书,每一个阶段的汉字都呈现出不同的字体风格,构成了中华文化史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设计意图:以“甲骨文”的探究为突破,追寻汉字的源头,并通过“猜甲骨文”“交流展示汉字小报”活动增强此环节的趣味性及生活性,突出汉字的历史悠久与生动多姿,增强自豪感,感受古文字的魅力。)
第三关:书法汉字有意蕴
1. 说一说:介绍书法家颜真卿、王羲之等及其作品和风格。学生交流分享自己喜欢的书法家和书法作品。
2. 出示古汉字“孝”字,学生猜含义,感受汉字的意蕴美。
3. 小结:汉字之美,在于意蕴美,补全最后一片宝藏碎片。拼凑出真正的宝藏
——我们的民族瑰宝是什么。它就是丰富多样的,具有多元美的民族文字,和古老而优美的具有形体美、意蕴美的汉字。它们都是我们国家的——美丽文字,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民族的瑰宝。
4. 出示宝藏的使用说明书——“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5.小小书法家活动
(设计意图:以视频、图片为载体,展示每种字体的优美之处,使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欣赏到汉字形体之美,结合自身的书写体验,深入体会汉字的字形之美,鼓励学生写好每个字,传承和发扬我们的美丽文字。)
四、作业设计
假如你要到一个少数民族去推广普通话/汉字,请你设计一个方案。
《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部分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