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月华路小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4/3/8 14:03:15 作者:马晓欢 浏览量:403次
校本教研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三年级数学备课组第二次活动
一、活动通知
按照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定于3月7日(周四)下午第一节课在三楼录播室开展主题为“生活情境中的数学教学”的备课组活动。请三年级数学教师调整好自身课务,提前围绕主题思考,准时参加活动。
二、活动主题
围绕“生活情境中的数学教学”主题,展开组内教学研讨活动。
三、活动安排
时间:3月7日(周四)下午第一节课
集 体 备 课 安 排 表 | |
执教内容 | 《认识千米》 |
活动时间 | 2024.3.7 |
执教教师 | 骆小晗 |
参与教师 | 全体三数教师 |
活动地点 | 三(7)班 |
四、活动照片
五、活动记录
1、教学评价表
2、部分教师听课记录
3、活动记录
附:教学设计
认识千米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经历探索1千米的过程,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2.复习学生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关系,掌握1千米=1000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
一、谈话导入
1.板书:长度单位。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长度单位,谁来说说是哪些?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指名回答。预设:可能会有学生说到千米。
2.教师:它们到底有多长呢?
让学生用手分别比画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
继续比画1千米,学生肯定会发现不行了。教师问:为什么不能比画1千米?谁能说说你认为千米该是一个怎样的长度单位?
导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板书课题:认识千米)
设计意图:新知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课前先进行有关长度单位的复习,唤起学生记忆,为新知的学习作好铺垫,同时了解学生对千米的认知程度。
二、教学新知
1.认识千米,教学教材第20页例1。
(1)教师出示: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2)学生读一读。
(3)教师:你估计千米和"米"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预设:1千米=1000米。(4)体验,初步建立1千米的概念。
①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多少米?预设:200米、250米、400米。②那要几圈才是1千米?预设:5圈、4圈、2圈半。
③你们体育课上,老师一般会让你们跑几圈?满1千米吗?那你觉得1千米有多长?(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5)读教材第20页下端方框中的话:200米一圈的跑道,5圈是1千米;250米一圈的跑道,4圈是1千米;400米一圈的跑道,2圈半是1千米。
(6)结合“想想做做”第5题实地体验。
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观察100米跑道200米跑道,让学生以正常速度走一走100米,算一算1千看需要多少分钟。
要求:步测时,要按正常走路的步幅和速度来走,可以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一人步测、一人监督、一人计数计时、一人记录。
预设答案:200步、2分,2000步、20分。
注意问题:各人的步幅不同,可能测得的步数不同;各人的速度不同,可能测得的时间也不同。
设计意图:1干米空间观念的建立,如果光凭老师的空洞说教是不行的,只有加强学生的体验,才能帮助学生较好地构建1千米的观念,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带到操场上,加强体验。
2.完善构建完整的长度单位及进率。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只手,从小指开始,依次写上: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2)指出:这5个手指正好可以代表我们学的5个长度单位。前面4个长度单位之间进率都是10,拇指和食指分得特开,它们之间的进率也跟前面都不相同,而是1000。
(3)引导学生读一读:1000(停)米=1(停)千米。
3.拓展应用。
(1)提问:1千米那么长,那你觉得它可以用在哪些地方?(学生说一说)
指出:刚才大家说到的公路、铁路、河流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知道是什么吗?(预设:都很长,甚至是一眼望不到边)
(2)看一下教材第20页的3张图,分别说说图上的几千米分别是什么意思。指出: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可以用符号“km”表示,又叫做“公里”。
三、巩固应用(一)预习答疑
除了已学的长度单位以外,还有更大的长度单位,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二)教材习题
1.完成教材第21页的“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课件,提问:哪种交通工具最快?哪种方式最慢?(2)指名回答后学生连线。
答案:小汽车80千米;步行4千米;动车250千米;自行车15千米。讲评:比较快慢后再连线,这样学生能很快地找出结果。
2.完成教材第21 页的“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课件后提问:计量山、楼的高度一般用什么长度单位?计量公路的长度一般用什么作单位?
(2)学生填写后汇报(米、千米、千米)。
讲评: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大约长7(千米)。提示:如果数据较大,比如7023(),则只能填
“米”。
3.完成教材第21页的“想想做做”第3题。①学生独立答题;②组织交流,全班齐读。
4.完成教材第21页的“想想做做”第4题。(1)出示课件,指名读题。
(2)提问:如果把南京到上海的铁路看作1份,南京到济南的铁路有几份?南京到北京的铁路有
几份?
(3)这两段距离怎样算?
(4)学生解答后交流(925千米;700千米;1200千米)。
教师引导:根据图中南京到上海的铁路大约长300千米,估计出南京到济南,南京到北京的铁路大约长多少千米。从图中看,如果把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看作一份,那么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度大约这样的2份多一点,即大约长700千米(实际长663千米);南京到北京的铁路长度大约有这样的4份
即大约长1200千米(实际长1157千米)。
(三)课堂作业
完成“习题设计”中“课堂作业”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
四、总结提升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实践作业
利用摩托车或汽车上的里程数测一测从家到学校大约是几千米。
六、活动报道
今日,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开展主题为“生活情境中的数学教学”的备课组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加深教师们对“千米”这一长度单位教学要点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活动中,首先由骆教师进行了精彩的授课展示。骆教师巧妙地运用生活实例,如汽车行驶的路程、马拉松比赛的赛道长度等,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千米”的实际应用。同时,通过对比不同长度单位,使学生明确“千米”与其他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随后,备课组成员进行了深入的评课交流。大家纷纷表示,主讲教师的课堂设计新颖、内容丰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针对授课中的不足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如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增加互动环节等。
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也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资源。未来,我校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为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