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组研究项目
发布时间:2019/3/22 11:05:22 作者:丁红生 浏览量:3799次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教学改革
实验项目申报表
项目名称: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中关键性问题 探析——以一年级为例
申报人: 一年级数学备课组
组别: 一年级数学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一、项目基本情况及建设内容
一、理论基础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学校教育教学对人的发展,应该是一种对完整的人性和人格的建构。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发展,更要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通过数学观念的恰当构建,提高对世界的认识和解读能力,通过数学方法与技能的有效把握,培养对世界进行改造的能力,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 而在小学阶段中,培养数感已成为数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主题。数感是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汇合点,它并不是为了学习数学而被定义出来的概念,其始终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 (二)建构主义心理学基础 真正的数学学习不是对外部所授予的知识的简单接受和积累,而是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培养数感是数学学习中的非常重要任务。数学本身是抽象的,但数学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理解数的标志是能把这些数的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建立联系,即把数的概念运用到现实的生活情景中。现行教材强调对被动式学习的超越,强调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前提,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条件,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特征,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学生通过在对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在赋予知识个人意义的同时,培养自主意识、自主习惯和自主能力。 (三)新课程教育理念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努力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升腾儿童想象”的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体现学校生存与师生发展的需要。 二、已有基础(研究背景) 一年级数学组共8名教师,担任12个班的数学老师。我们是一支凝聚力强、执行力强、的队伍,有经验丰富的教师也有年轻刻苦的新教师,大家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一起提高,对项目组的研究都有很大的兴趣和信心,且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与学生沟通交流,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想法,有助于项目研究。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教师课堂提问的高密度与低水平引来大家对“满堂问”的质疑;另一方面,专于学“答”而疏于学“问”的学习方式正在阻碍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也节省教师的精力,本组成员一致认为对“关键性问题”的研究很有必要,有利于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很多困惑。 此外,在我校省级课题的研究背景下开展项目组的研究,方便资源共享以及讨论,校领导也给与了大力支持,为此,对于项目的研究,学校可以提供很多可用的资源。 二、主要内容(项目内涵、研究目标、具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 (一)项目内涵 关键性问题:问题提出的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且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都有极大的帮助。而提出“关键性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发现数学间联系的重要手段。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学科,能够激发人们的思考,但是不了解它的人只能弃而远之,所以我们需要借助精炼的问题帮助学生对数学概念,思想、方法的理解;让他们走进真实的数学创造过程中,吸取思想精华,思维智慧;感受数学产生的目的,明白数学学习的意义;进一步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科学品质。 数感:数感是人们对数和数的关系的一种感悟,以及运用数字关系和数字模式进行推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数感的构成要素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的关系、数的运算,数的估算,数的问题解决。 以一年级数学内容为例,如何通过提出“关键性问题”培养学生数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是本研究的内涵。 (二)研究目标 1.直接目标 课堂上学生的提问行为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本研究希望通过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来促进学生的提问行为,提出切实可行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策略,把课堂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发展想象力。 2.间接目标 数学问题的提出展现了如何应用人类智慧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则是把人类的智慧教给学生,让关键性问题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融合到一起,促进他们思维更好地发展。这样的教学可以为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提供新的视角,同时,也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提问中磨练他们的意志。 (三)研究内容 1.分析并解决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中“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失衡现象, 克服教师在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的同时, 轻视提出问题能力发展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从而,为“提出问题”由课程理念向教学现实的转化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2.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 促进以“关键性问题”驱动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形成。以一年级“数与代数”领域内容为例,教师如何在课前设计好引导性问题促进学生得提问,又如何在课堂上提出针对这节课得关键性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切实培养学生数感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文献法是教育研究的首要方法,是研究的起点,也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查阅相关文献、搜集有关“关键性问题”、“数与代数”、“数感”研究的理论,加深大家对本项目的认识。 2.访谈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数学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对于学生的访谈就是希望能了解学生现在提出问题能力如何,喜不喜欢提问,自己的问题会否得到老师的认可等,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对一线数学教师的访谈,了解数学教师对关键性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其次是与他们探讨课堂教学的实施,与教学内容的合理融合,了解学生提问水平以及困难点,为研究实践提供支持。 3.行动研究法 在研究课题的同时,也需参与教师的教学实践,一切理论的研究都是为了实践,所以要不断改进实践、改进观念、改进制度。在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策略,再修正教学,不断实践、提高,在实践中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即个案研究法,它是追踪研究某一个体或团体的行为的一种方法。在一线教学中,教师们常通过个案或者个例的研究来发现一般规律或者将其结果推广到更多的范畴,为判断提供依据。在本项目中,项目组的每位教师都将运用案例分析法来进行教学实验,归纳一年级数学“数与代数”中的“关键性问题”,并筛选有效案例进行推广。 (五)预期成果 1.《小学数学数与代数中关键性问题探析——以一年级为例》论文一篇。 2.小组成员每人一篇案例。
|
二、推进措施、人员分工及时序进度
(一)推进措施 1.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数与代数中要求会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教材剖析,必要时进行国内各版本教材的比较,挖掘符合学生认知的关键性问题。 2.课堂教学 课堂是本研究的主阵地,在一节课开始之前,让学生进行适当的预习是必要的,我们应设计相应的预习单引导学生课前思考问题并提出他们的疑问。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关键性问题,以教师的“关键性问题”诱学生提出“关键性问题”。 3.案例分析 以个别学生、学生团体或一节课为案例,进行深度研究,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便于以后应用。 4.主题教研 通过主题教研,针对特定专题进行研讨,集中全校师资力量探讨相关问题,推进项目研究。 (二)人员分工 杨秀萍:材料审核、课堂指导 朱丽霞:课例分析 张玉红:案例分析 陈慧慧:文献综述 王雪:撰写文稿 高颖:搜集文献 王梦琪:教材分析 魏星:教材分析
(三)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2019.2~2019.3) (1)一年级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 (2)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做好文献综述。 (3)总体申报项目框架构想,制定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9.3~2019.5) (1)学习理论基础:学习相关理论基础,理解提出“关键”思维过程,以及对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不让问题教学浮于表面,落实到每节数学课和每个学生。 (2)实践中探索:通过调研总结出现阶段教学中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结合理论基础,制定科学的提升小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实践策略并将其运用于教学。 (3)总结提高:调查、分析、总结课题研究带给学生、教师的影响,及时做好阶段性的经验总结工作,撰写专题论文。 3.总结阶段(2019.5~2019.6) (1) 精选范例,深化关键性问题教学的研究; (2) 整理研究资料,撰写教学案例; (3) 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 |
下一篇:一年级语文组研究项目